“微臣见识浅薄,冒昧进言一二。”钱明远低头作揖,不敢与之对视。
“那依你看来,该如何解?”柳玉华放下笔,饶有兴致地看着他。
“无解。”
“哦?”柳玉华含笑道,“朕还以为,你会说请动老玄师或慧明住持,使出玄天法术。”
钱明远心领神会:“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也。”
吧嗒一声,柳玉华手中狼毫滴落墨汁,她凤眸微眯,看向钱明远的目光有了变化。
“你倒是会说话。”她轻笑一声,“不过,朕更想听听你的真实想法。”
钱明远沉吟片刻:“陛下,淮水决堤,良田被毁,这是天灾。但若让豪绅趁机兼并良田,恐怕会酿成人祸。”
“继续说。”
“豪绅手握重金,若是让他们以粮食换田,短期内确实能解决灾民温饱。但长此以往,田亩集中,佃农沦为佃户,赋税难收,国力必衰。”
柳玉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那依你之见?”
“微臣以为,可效仿古法,以工代赈。朝廷出资,招募灾民修筑堤坝,既能安置灾民,又可防患未然。”
“此法倒是可行。”柳玉华点点头,“不过,朝廷哪来的银钱?”
钱明远正要回答,殿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小太监跌跌撞撞地冲进来:“陛下!不好了!二皇子二皇子逃走了!”
柳玉华脸色骤变,手中的奏折“啪”的一声拍在案上:“怎么回事?”
“二皇子在押解途中逃脱,据说是有人接应”小太监战战兢兢地说道。
柳玉华冷冷扫了钱明远一眼:“这事,你知道多少?”
钱明远心中一凛,额头渗出冷汗。前几日放走的“逆党”,应是接应二皇子的人!
钱明远躬身叩拜:“微臣有罪,禀告陛下”
他将事情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不敢有丝毫隐瞒。说到关键处,他特意放慢语速,仔细观察着女帝的反应。
殿内寂静无声,只有檀香缓缓升腾。
“就这些?”柳玉华淡淡开口,语气已不似方才那般温和。
“是,陛下。”钱明远的心沉了下去。女帝声音中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