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步。
乡里的集市已经热闹起来,驴车牛车络绎不绝。挑担的、推车的、背篓的,各色小贩吆喝声此起彼伏。孙明远没有在集市上停留,直奔供销食堂而去。
推开那扇挂着褪色春联的木门,扑面而来一股油烟味。店里几张方桌上零星坐着几个食客,正在低头扒饭。
“老赵在吗?”孙明远朝里面喊道。
片刻后,一个腿脚有些不便的中年人走了出来,正是饭店老板赵德福。他看到孙明远,眼睛一亮:“哟,老孙来了。”
“收獾子不?我这有两只。”孙明远开门见山地问道。
赵德福搓了搓手:“有货就好说,进来看看。”
孙明远跟着他进了后厨,把麻袋里的獾子倒在地上。两只獾子膘肥体壮,毛色发亮,品相极好。
赵德福蹲下仔细查看,不时点头。他让伙计搬来秤,称完重后笑眯眯地说:“二十斤整,每斤两毛,四块钱,你看成不?”
孙明远心里冷笑,这老狐狸打得好算盘。县城收购价至少四毛一斤,他这是想狠赚一笔。
“那算了,我去县城卖。”他拎起麻袋就要走。
“哎哎别走啊!”赵德福急了,一把拉住他,“县城那么远,值当吗?来回得耽误一天工夫呢!”
“怎么不值当?”孙明远转身道,“光猪膘油就能卖两三块一斤。我这还有好几只呢,本想都卖给你,看来是没缘分。”
赵德福一听还有货,立马换了副嘴脸:“误会误会,咱们再商量。这样,我给你三毛一斤,怎么样?”
“四毛。”
“三毛五。”
“三毛八,一分不能少。”
“成交!”
一阵砍价商量,两只山货最终成交八块七毛。虽说让赵德福赚了不少,但孙明远也算满意,毕竟家里还等着钱买米下锅。
“小兄弟,明儿可别忘了把剩下的獾子都带来啊!”赵德福笑眯眯地说道,一双精明的小眼睛不停地打量着孙明远。
孙明远心里暗笑,这老狐狸还真当自己是个愣头青。他装作一副憨厚的模样,挠了挠头:“赵叔,这野味可不好打,我也不敢保证啊。”
百货店的柜台后,赵德福正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