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一起干。每人每天最少两升粮,还包三顿饭。”
此话一出,人群顿时沸腾。妇人们交头接耳,男人们则开始盘算起来。就连一向稳重的岳老爹,眼中也闪过一丝兴奋。
韩远不等众人平静,接着说道:“我打算这样安排”
他详细说明了从收粮、碾米、磨面到和面、蒸制的整个流程。每道工序都细分到位,就连用村民家的灶台蒸饼也算在内。说到关键处,他还特意放慢语速,生怕漏掉什么细节。
“销售和配送也很重要。”韩远目光炯炯,“我们需要十个能说会道的叔伯哥哥,去洛京城推销我们的金丝面饼。”
听到这里,不少男人眼睛一亮。特别是平日里就爱说话的赵二将,更是坐不住了,屁股在胡凳上扭来扭去。
“卖得多,赚得就多。”韩远笑着补充道,“每月销量超过基数,都有额外的提成。”
整个生产线需要二十六个妇女,三十四个男人,再加上骡驴。韩远心中盘算着,这样的规模足以应付目前的订单量,还留有余地。他的手指在桌上轻轻敲击,仿佛在计算着什么。
“三郎,是不是太大了些?”老爹有些担忧地看着儿子,额头上的皱纹都加深了。
韩远摇摇头:“爹,这只是开始。”
为了公平起见,韩远定下规矩:每家只招一人,妇人要求已婚,年龄在二十到四十岁之间。若是招了妇人的家庭,就不再招男人。
这样一来,五十户人家基本都能分到一个名额。众人听后,纷纷点头称是。有几个年轻媳妇已经开始商量,要不要把家里的活计先安排好。
趁热打铁,韩远又宣布要组建韩家班。他要招五十个村民,分成五个组,每组配一个泥水匠,专门承接炕灶工程。
“三郎,这么多人,这么多活儿,我真能搞定吗?”老爹又担心起来,手指不自觉地绞在一起。
韩远胸有成竹:“咱们家不是要修新石屋吗?闲着的时候可以先干这个。再说了,洛京城里的活计多着呢。”
听到这话,村民们更加兴奋了。不少人开始计算起来:一家三口都能找到活干,每天就是六升糜子,还能省下口粮。若是家里有骡驴,那就更划算了。
院子里的气氛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