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十二卫所在的这片区域非常广阔。
相对于整个大靖而言属于孤悬于外。
它的最东侧有一条狭长的走廊,名为“河谷走廊”,乃是中原和西域连接的要道,很容易被鞑子从那里一刀砍断,继而让西北十二卫与大靖失去联系。
赵安曾仔细分析过,大靖朝廷让翰州卫、西州卫、庭州卫等在两窝山北侧一字排开,本意是要据山而守。
而且兵马前守,敌则后退,也能充分利用这一带的大量耕地。
在西北,这种平坦又连成片的耕地可不多见。
在最初的设计中,大靖朝廷必然想过开发两窝山的。
以两窝山的地理条件,进可攻,退可守,妥妥的战略要地。
然而,他们可能低估了两窝山恶劣的环境。
尤其是不知道从何时开始,这里棕熊聚集,成了远近闻名的“熊窝”。
还有,这里太穷了也是迈不过去的槛。
只让朝廷不停地往这里砸钱,却难以给他们带去什么,势必难以长久。
随着大靖的衰落,西北十二卫又听调不听宣,那更没有人愿意去做这件事了。
现在!
赵安想做!
既然鞑子南下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那就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东侧走廊一旦被砍,西北十二卫南面不是沙漠,就是高原,在鞑子从北面强攻的情况下,他们总不能往西域撤离吧?
那个方向也多是戈壁沙漠,比两窝山好不到哪里去,何况还有强大的西戎。
这是大的方面。
从小的方面来看,铁门堡将来肯定会成为鞑子和西北十二卫大战的“桥头堡”。
他就是再怎么经略这座桥头堡,也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两窝山也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那里山高路险,只要提前储备了粮草,若是铁门堡和西州卫失守,完全可以在里面打游击。
当然,这是在做万全的准备,赵安还是有信心守住这里的。
他这筹谋也不是立足于保大靖,而是抗击蛮夷。
只要他能够壮大起来,将来必然会东下,避免汉人被大肆屠戮,被尽情奴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