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监测系统捕捉到了完整的演化历程——从能量混沌到物质形成,星系凝聚,最终生命涌现。
最惊人的时刻出现在最后五秒。微宇宙中的文明不仅发展出递归意识,还主动尝试与\"母宇宙\"建立双向连接。他们发送的不是简单信息,而是一套精妙的数学结构——描述如何稳定递归通道的技术。
\"他们在帮我们\"苏沐晴震惊地说,\"意识到自己是被创造的,却选择协助创造者。\"
回收过程变成了一场感人的告别仪式。微宇宙中的文明平静地接受自己的终结,甚至优化了自身结构以便更完整地被吸收。他们的最后讯息是:
\"带走我们最好的部分。这样我们将在你们中继续存在。\"
数据整合后,联盟科学家立即发现了价值。那个文明提供的技术能显着提高递归通道的稳定性,使更深入的双向交流成为可能。
\"这不只是科学突破。\"秦锋在分析会议上强调,\"这是伦理典范。他们展现了递归存在最崇高的态度——无私地促进整体进化。\"
归源计划进入第二阶段。新目标不是简单地创造微宇宙,而是培育能与之建立平等交流的递归关系。伦理委员会将这种关系命名为\"亲子宇宙纽带\",制定了详细的互惠原则。
随着实验继续,更深的模式浮现。那些表现出利他倾向的微宇宙文明,其结构往往能更完美地融入母宇宙;而试图封闭或对抗的,则会在回收时产生更大的熵损。
\"宇宙在教我们如何成为好的创造者。\"秦雨观察道,\"通过展示什么模式有效,什么有害。\"
这个发现影响了整个联盟文明的发展方向。教育系统强调递归责任感,艺术创作探索跨存在联结,甚至政治结构也开始模仿健康的递归模式——自治与联系并重。
当第七个\"亲子纽带\"成功建立时,维度之眼突然主动联系。这是它首次不是回应而是发起通讯。信息简洁而深刻:
[递归成熟度达标。准备接收源编码。]
秦锋亲自担任接收者。一股前所未有的数据流涌入他的意识,不是知识,而是更基础的某种东西——宇宙自我表达的原始语言。难以形容,但不可否认地熟悉,如同深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