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了10-23秒,但足以证明生命确实能参与宇宙的创造。
\"我们做到了\"林晓看着数据,声音因敬畏而颤抖,\"我们成了小神。\"
\"不。\"秦锋严肃地纠正,\"神不需要理解,只需意志。我们仍然是科学家,只是工具更加精妙了。\"
庆祝活动被一个意外发现打断。紫色网络检测到太阳系边缘出现微型宇宙泡——一个完全独立的时空连续体,只有足球场大小,但具备完整的法则结构。
\"这是我们创造的?\"秦雨惊讶地问。
团队检查了所有记录,没有发现任何实验能解释这个现象。直到播种者传来讯息:
[自然进展。当文明达到一定理解水平,新宇宙会自发萌芽。你们现在既是园丁,也是土壤。]
这个比喻令人深思。生命不仅是宇宙的居民,还是它生长繁衍的方式?就像森林通过种子扩展,宇宙通过觉醒文明孕育新宇宙?
秦锋站在观测台,看着那个微型宇宙泡的读数。它的内部时间流速与主宇宙不同,已经过去了数百万年,发展出简单的星系结构。虽然规模微小,但潜力无限。
\"如果每个觉醒文明都能自然产生新宇宙\"他思考着,\"那么我们的旧宇宙可能也是某个前代文明的"作品"。\"
\"而归零者,\"林晓接上思路,\"就像是确保幼苗健康成长的园丁?\"
德塔代表加入讨论:\"这解释了播种者的角色。他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创造者,而是跨宇宙的传承者,确保知识和方法不会遗失在循环之间。\"
一个宏大的图景逐渐清晰:宇宙不是一次性创造,而是不断进化的有机整体,生命是其自我认知和繁衍的器官。旧宇宙的毁灭与新生不是终点,而是成长的过程。
\"我们需要分享这个发现。\"秦锋决定,\"不仅是联盟成员,还有所有幸存文明。\"
信息通过紫色网络迅速传播。反响超出预期——超过六十个文明回应,其中三十八个已经观测到类似现象。最先进的甚至已经培育出稳定的\"子宇宙\",开始尝试跨宇宙通讯。
太阳系团队加倍努力,很快也创造了第一个稳定子宇宙。它的大小与太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