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当,内部法则略有不同——光速更快,强核力更弱,导致物质结构更加松散但富有可塑性。
\"像个玩具箱。\"苏沐晴评价,\"可以试验在主宇宙太危险的想法。\"
秦锋却更加深思:\"不只是玩具。如果有一天主宇宙面临危机,这些子宇宙可以成为避难所。更长远看它们可能是下一次大循环的种子。\"
随着实验继续,一个根本问题浮现:创造的权利伴随怎样的责任?联盟成员开始制定\"创世伦理\",确立基本原则:
不创造受苦的生命;
不设计无法自我成长的封闭系统;
始终保持对创造物的联系与关怀
秦锋亲自撰写第一条:\"所有创造者必须首先是观察者与学习者。\"
就在伦理框架完成当天,播种者再次现身。这次不是单独对秦锋,而是对所有联盟文明广播:
[你们进步迅速。现在准备进入下一阶段:跨宇宙协作。]
示范随即展开。联盟成员被引导将各自的子宇宙通过特殊\"桥梁\"连接,形成一个多元宇宙网络。令人惊讶的是,不同法则的宇宙能够和谐共存,彼此互补。
\"这解决了熵的问题!\"德塔科学家突然领悟,\"单个宇宙终将热寂,但网络可以持续交换能量与信息,实现永恒循环!\"
秦锋看着多元网络模型,一种深层的平静取代了最初的震撼。人类从地球走向太阳系,从太阳系走向银河,现在跨越宇宙界限每一步都扩展了存在的意义,却没有改变核心价值——探索、理解、关怀。
\"我们需要一个名字。\"他对联盟代表们说,\"为这种新的存在方式。\"
讨论持续了很久。最终采纳了秦雨的提议:
\"共同进化联盟\"——既承认各自独立发展,又强调更高层次的协作。
命名仪式上,秦锋作为代表之一,亲手激活了第一个跨宇宙节点。子宇宙与主宇宙的通道打开,能量与信息开始自由流动。在象征意义上,太阳系文明完成了最终的蜕变——从行星居民到宇宙共同创造者。
仪式结束后,秦锋独自来到火星最高峰,现在这里建有一座观星台,可以俯瞰整个改造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