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新加入的山匪,他们都会被安排去开垦荒地,并且种出的粮食还需要向寨主交税。
同时,寨主也会提供种子和耕牛等必要的农具。
这个寨子,已经形成了一个具有地盘、基本生产能力和税收功能的自足体系。
然而,仅仅干了两天,高龙就开始后悔了。
他曾幻想过,一旦加入山寨,就能过上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大秤分金的潇洒生活,从此无人敢欺。
但现实却是,他成了一个农民,需要亲自开垦荒地,这段时间的劳作已经让他疲惫不堪。
这日清晨,高龙肩扛锄头,正欲前往田间辛勤劳作,恰在寨门外偶遇一位身着锦衣华服的中年人。
趁着田间劳作的间隙,高龙匆匆跑向自己的小头目,好奇地问道:“今早我瞧见一个大财主,他怎会来咱们寨子?”
小头目闻言,笑道:“那可是县里吴大财主的管家吴忠,咱们寨子里茶叶,全都是卖给他。毕竟,正经的茶商可没胆量来这儿收茶。我猜,他这次来访多半也是为了收购新茶。”
青龙寨并没有什么聚义堂,只有一个议事厅。
议事厅内,九把交椅一字排开,彰显着权威与地位。
与寻常盗匪不同,这里的头领们并不以“几当家”相称,而是沿用了家中兄弟的排行方式,亲切地称呼为大哥、二哥、三哥等。
而位居首位的大哥,便是青龙寨的寨主——杨光。
他曾是山下一个普通的猎户,因无法承受沉重的赋税,毅然带领全家人逃入深山。
后来,他索性召集了一众山中逃户,在青龙山立了这青龙寨。
官府曾多次尝试围剿青龙寨,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只能将矛头转向山下的农民,拿他们出气。
这样的做法反而逼迫更多山下的农民逃入深山,寻求青龙寨的庇护。
随着人数的增多,青龙寨的势力日益壮大。
他们在险峻的山岭上修筑了坚固的寨墙,并将周边的土地分配给农民们开垦。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青龙寨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规模。杨光不仅是这里的匪首,还成为了拥有大片土地的地主。
青龙寨凭借得天独厚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