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都市言情 > 文理科高考状元之逆袭 > 第169章 古词的探讨(3/4)
来做衬托比喻,从而将自己的忧愁无限的放大拉长,更令读者不断的发挥想象,从而更加感同身受,让读者亦忧思无限。不由同情心起,心下戚戚然!而这词的音律还是挺好的,因此这首词一直千古传唱,现在也有人唱呀!”

    小刘笑道:“那倒是,现在也一直有人唱,说真的,这首诗太哀怨了,总有一种令人不能释怀的感觉,而且是忧思阵阵!也难怪他被千古传唱。你还有对哪些词有心得的?讲来听听,一并欣赏欣赏。”

    小周笑道:“有呀!苏东坡苏大才子有一首千古传唱的词:《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应该在《宋词三百首》里面,可以排到前五名的了,而且它应景应物应人应心情,苏大才子是才子就是才子,高!实在是高!真要为他点个赞!其实纯字面意思,只要有初中以上水平的人都可以看得懂的,我就不展开剖析了。”

    “我只说他的意境,第一重意境是写中秋大饮通宵,应景而写,抒情怀旧怀兄弟。正常,亦无可厚非,因为中秋就是传统节日中家人团圆的大节日。”

    “但第二从意境就是:写天上明月是哪年生的、存在的?拿酒杯来问苍天,看青天如何答?这就有屈原的《天问》的味道了,这是既写物写景又写了远古的记忆历程,作者又问,不是说天上有宫殿的吗?今天它们又是何年了?”

    “下一句说作者,想乘着清风归去天上的宫殿,但又怕那些天上的琼楼玉宇,只怕高处不胜寒呀!我怕我待不住呀?既指眼下的神仙明月青天的真实,又暗指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