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多地出生人口数量出现反弹,能否扭转此前下降趋势?后续能够持续多久?对此,受访人士表示,短期内我国可能仍将延续较低生育水平,但后续仍有望出现波动修复。
“近几年我国出生人口下降,主要是因为此前独生子女较多,导致当前婚育适龄人口较少,同时也受到不婚不育观念因素影响。”牛凤瑞表示,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剧烈转型期,各领域可能会出现一些较极端的现象,但不会一直持续,预计后续我国出生人口仍有可能缓慢回升。
“人口变动规律需要长期观察,短期会受到很多偶然因素影响,比如龙年宝宝这种心理预期。”牛凤瑞认为,人口增降不会是直线式发展,如果后续经济发展持续向好,人们生育压力下降,收入预期提升,我国出生人口数量将出现适度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本世纪初,我国出生人口数量也经历了持续8年的下降,但于2005年扭转,此后还经历了数年增长。
同时,为有效鼓励生育,牛凤瑞认为,各地支持政策应及时有效兑现,同时更重要的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及增加居民收入等工作。
“许多适龄婚育人群外出打工,如其子女不能随父母就地接受教育,而是形成留守儿童、空巢家庭等两地分居情况,无疑也会影响他们的生育意愿。”牛凤瑞表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也应有所提升,住房方面的户型设计应更加适合多子女家庭,同时更应该重视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及通过改革有效增加居民收入。
随着上半年多地出生人口的回升,母婴消费市场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回暖。但受出生人口下降的长期趋势影响,这可能只是一次短暂的“小阳春”。
界面新闻此前报道,2024年7月以来,多地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出生人口同比有所增长。在全国人口负增长持续两年的背景下,这些变化引发关注。目前有广东省、黑龙江大庆市、山东省青岛市等至少6个地区发布相关消息,并给出了分析解读。
比如,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刘风华向媒体介绍,今年1-6月,全省活产数比去年同期略有增长,增幅为14。她表示,这与三孩政策以及农历“龙年生龙子”有一定关系,也可能预示着出生人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