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上半年,该市出生人口呈现增长态势,其调查的4个县区5家医院和助产机构2023年上半年接生新生儿3223人,2024年上半年接生新生儿3569人,同比增加346人,增长107。
另据当地媒体报道,湖北天门市出生人数8年来首次由降转增,截至8月14日,该市今年出生人数达到4232人,比去年同期多431人;大庆市也表示,当地上半年出生人口数量明显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多地自2016年以来均出现出生人口持续下降情况,人口大省广东也在经历明显上升后出现持续下降。多地相关人士分析称,今年以来当地出生人口增长与生育政策及属相偏好等因素有关,同时预测后续仍将维持较低生育水平。
杜维平在访谈中表示,目前青岛市人口出生数量有所增加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育龄妇女结构性增加,参与生育的人数增加较多;二是群众的属相偏好。今年是龙年,符合大部分群众的属相偏好;三是青岛市出台了鼓励生育的各项支持政策,也是提高育龄群众生育意愿的原因。
而刘风华认为,上半年广东省出生人口增长与三孩政策以及农历“龙年生龙子”有一定关系,也可能预示着出生人口下降趋势略微出现缓解。大庆、宝鸡、天门等地也提及政策激励因素。
波动修复
除上述因素外,生育观念也是一项重要影响因素。
“除龙年宝宝这类心理预期外,影响出生人口变动的因素还涉及生育观念、政策及养育成本等。”牛凤瑞认为,尽管近年来我国婚育群体生育观念发生较大变化,持有不婚不育观念的群体较此前有所增长,但主流生育观念还是倾向于成家立业。
“养儿防老不仅指经济上的支持,更多还有精神上的陪伴,无论当下还是未来,人各方面始终是最宝贵最有价值的。”牛凤瑞表示,当前养育成本较高是个普遍现象,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相应问题并不会一成不变。
从全国数据来看,自2017年以来,我国出生人数已持续7年下降。同时,2022年以前,我国出生人数始终保持在1000万人以上,2022年降至约956万人,2023年进一步降至90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