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开始大快朵颐,一边品尝着美味的菜肴,一边回忆着往昔的点点滴滴。从钰门关的战火纷飞,到桃城抗疫的艰难险阻,每一段回忆都让他们感慨万千。
酒过三巡,赵宇的脸色已经像熟透的红柿子,眼睛也有些发直,但那股子精气神还在。他再次端起酒杯,脚步踉跄地走到周桐身边,伸出蒲扇大的手,重重地拍在周桐的肩膀上:“贤侄啊,德柱那兔崽子,别看他平常大大咧咧,跟没心没肺似的,其实就是个头脑简单的愣头青。
他要是敢犯浑,你可千万别跟他客气,该揍就揍,只要别把他揍残了就行。他爹妈走得早,我一直把他当亲弟弟拉扯大,就盼着他能有点出息,别整天惹是生非。”
周桐笑着点头:“赵叔,您放心吧。我要打他我还打不过他呢,没事没事,我知道该咋管他。”
欧阳羽也在在一旁笑着插话:“赵将军,你就别操这份心了。有我这师弟在在,兄弟们肯定能越来越好。咱们今日就放开了喝,好好庆祝这难得的相聚时光。”
赵宇咧开大嘴哈哈一笑,回到座位上,又给自己倒了一杯酒:“对,喝酒!今日不把这肚子里的酒虫喂饱了,谁也不许走!”
徐巧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她的眼神中透着一丝担忧。她轻轻拉了拉周桐的衣袖,小声说道:“你少喝点,酒喝多了伤身子骨。”周桐转过头,看着徐巧那关切的眼神,他握住徐巧的手,轻声说道:“巧儿,放心吧,我心里有数。今日大家高兴,难免多喝几杯。”
老王坐在角落里,闷头喝着酒,偶尔抬起头看看热闹。他虽话不多。见周桐喝得不少,他暗自寻思,得帮着照应着,别让自家少爷不赖床。于是,他时不时地给周桐递个眼色,示意他悠着点儿。
随着时间的推移,众人的兴致愈发高涨,包厢内的喧闹声也越来越大。周桐也渐渐放开了自己,与大家一同畅饮欢笑。
然而,徐巧的眉头却越皱越紧,担心周桐这样喝下去会吃不消。
“桐哥哥,你吃点东西吧,垫垫肚子,不然一会儿该难受了。”徐巧温柔地拿起一块糕点,递到周桐嘴边。周桐笑着张开嘴,吃下了糕点,嘴里还含糊不清地说:“还是巧儿心疼我。”
这时,有人提议玩行酒令,众人纷纷响应。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