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时日在斜井山剿匪一事?”
萧铭微微颔首,回应道:“是有所耳闻。”
齐渝接着说道:“那不过是个小小山头,可匪徒竟有一百一十二人,其中大多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女子。
晚辈翻阅案宗发现,她们大多都是无地可耕、无书可读的穷苦人,不少人因年少无知时犯事入狱,之后便再难找到生计,只能接着干些鸡鸣狗盗之事,最后落草为寇,其实,说到底她们也是为了生存。”
萧铭抿了一口杯中茶,苦涩在舌尖蔓延。
片刻后,她微眯着眼睛,审视着齐渝,沉声问道:“你莫不是想替她们求情?”
齐渝立刻摇头,失笑道:“既已犯错,自然要承担后果。我并非想替她们求情,而是想拯救像她们一样的穷苦之人。”
萧铭皱眉,看着齐渝,微微抬了抬下颚,示意她接着说下去。
“晚辈想请您在朝堂上提出征兵一事。”
齐渝话音刚落,萧铭便冷笑一声,说道:“你当真以为我在朝堂上能一手遮天?征兵乃是军部需经过层层上报的,这不仅关系着民生安定,又与军饷税收挂钩,岂是我随便一句话就能定下来的?”
齐渝听出萧铭话里的不满与质疑,却并未慌乱,反而坐直了身子,神色恳切。
“太傅大人,我自然知晓此事艰难,可如今局势,不得不为。若这些穷苦之人,能被征入军队,一来有了安稳生计,二来也能为朝廷效力,充实边防。”
萧铭重重搁下茶杯,双手交叠,靠向椅背,目光紧紧盯着齐渝,“你说的轻巧,军饷从何处来?国库如今并不充裕,贸然征兵,只会加重百姓赋税。”
齐渝闻言,却蓦地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