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苏轼、苏辙以及他们的父亲苏洵,三苏的才压一世离不开眉山千金程夫人的巨大作用,然而这名奇女子在史书上却有姓无名,只留下寥寥几笔。
如此类人物,后人很难用一个固定的标准去界定,便更是难以判别点数大小。
“玄衣男子不出意外是秦帝,权力上千古一帝,声望上百年难见,但历史评价……”
“中山装男子的话估计是末代皇帝溥仪,权力了胜于无,声望上——一言难见,但再怎落魄,这家伙也当过皇帝。”
“最后一个嘛,玩得挺变态的,是吕后没错了,以太后身份垂帘听政,政治上堪称血无情,但始终称不上登上权力巅峰。”
符晓在心里默默计算着点数,毕竟大胆猜测、小心求证适用于绝大多数情况。
“假设判定标准为权力,那么便是3+1+3,共计7点。”
“假设判定标准为声望,吕后少了2点,共计5点。”
“若是判定标准为历史评价,那就惨了,有可能直接3点天崩开局。”
“当然,不排除别的可能,但无论哪种情况,选择加牌我的爆牌可能性都不大。”
符晓考量完毕,便开始分析祁卫的手牌。
三张手牌分别是一名身着西方华服,手执权杖的冷傲女性。
一名身材颀长且气质优雅的男人欣赏着四幅描绘着四季美景的山水九州画。
最后一个则是一个指着鹿笑得肆意的成熟男子。
符晓的历史功底还可以,所以不至于束手无策,第一个冷傲女性虽着西方服饰,但并不像如今教皇国的女王那般只是个摆设,血腥玛丽、童贞女王以及叶卡捷琳娜二世都是有可能的,点数估计会在2-3点间浮动。
第二个无疑是宋徽宗赵佶,《四季图》这个特征太过明显,一个成功的艺术家与诗人,一个失败的君主,点数在1-2点。
而指鹿为马的自然是赵高,这位的争议很大,点数浮动为1-3点,对符晓来说是最难处理的。
如今主动权来到符晓的手中,符晓拥有先手加牌的机会,在双方的点数难以判别出有足够点数差距的前提下,加牌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加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