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表现出来。
过程和计划的基本一致,以陈萍萍为借口暗指二皇子,最后由赖明成上场进行弹劾。
没有监察院的配合,对方虽然少了些证据,但还是有理有据。只是言辞没有那么犀利,提交上去的折子也少了许多线索。
庆帝扫一眼就知道监察院没有配合督察院,对赖明成虽不至于起了杀心,但对他上门找范闲谈合作一事还是有些介意。
赖明成对庆帝将二皇子之事轻轻揭过有些愤怒,直接参奏庆帝。
虽然言辞有些犀利,却没有触及庆帝的根本利益。周围官员为了维护赖明成,急忙上前指责对方。
范闲站在书架之后,紧张的观看。他知道此次赖明成能否顺利过关,全在庆帝一念之间。
庆帝最后说参的好该奖赏,赖名成得了个衣锦还乡。
范闲听到只是辞官,轻舒一口气,没死就好。
下朝之时,殿外下起蒙蒙细雨。
赖明成本就佝偻的背更加弯了,仿佛被这世间的不公压弯了腰。
路过范闲时还不忘给了他一个鄙视的眼神,甩甩衣袖一副不能跟对方同流合污的样子大步离去。
范闲看着小老头离去的背影,非但不生气,反而觉得对方是个难得的好人。
只是在这个世道好人也不适合做官。
庆国的民众却需要这样的官员,只是庆国的皇室不配拥有这样的官员罢了。
范闲接受的教育没有什么高低贵贱和阶级之分,甚至开始考虑要不要给庆国换个皇帝。想想太子和二皇子的样子,范闲又叹了口气。
大皇子他不熟悉,目前表现出来的样子像是个正直的人。但好像不太适合朝堂,而且换成他的难度有点大。
或许三皇子合适,但对方还是个小孩子,而且看起来十分单纯。
上次抱月楼匆忙一见,也没什么机会了解对方。
说到机会,范闲前脚派人将抱月楼的卖身契焚烧,后脚在街上就遇到了一群世家子弟来为三皇子出头。
这了解的机会可不就来了吗?
范闲无意伤人,但立威还是需要的。一根青竹将世家子弟全部扫落马下。
街道一侧二楼靠窗喝茶的李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