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理准备,还是被山里低廉的价格吓了一跳。
一竹背篓加上一担子,加进来少说两三百斤的东西,竟然只要三块五毛钱,任谁也不敢这么想。
楚月回屋拿了钱,递给宋大顺,“大顺,给你钱。”
宋大顺根本不敢伸手接,因为那是一张五块,“楚大夫,太多了。
楚月说,”三块五是你的成本,还有一块五是你辛苦采购,又走这么多山路背出来的辛苦钱。“
“不不不……不不不……这些鸡你已经不收我钱了,这个我怎么还能收你钱啊。”宋大顺连连摆手,那么魁梧一个人不停后退。
楚月干脆把钱塞进他手里,“这些钱是你应该赚的。你看那些竹笋,根部不带泥土,是你们提前清理了,从村民那里收的时候不是这样的吧?还有那些野菌子 ,不仅整齐摆放 ,还在下面垫了树叶子,以免弄坏了,这些都是杜鹃做的吧?”
宋大顺抓抓后脑勺道,“我媳妇儿说如果野菌子压扁了、折了,就会卖不上价格,会让你亏钱的,所以叮嘱我路上一定要小心。”
果然没错,这么细心的事情,也就杜鹃能想到。
“所以这些钱更是你们应该赚的。从今往后,你们从村民手里收一个价格,卖给我再一个价格,我放到城里卖出去是另外一个价格,我们每个人都有钱赚,这才是良性循环。”
楚月说的话太深奥,宋大顺听得一知半解,只是最后那五块钱,怎么也没办法还给楚月。
两人的这一次交易,顺利完成。
等宋大顺走后,楚月立马把沉甸甸的山货都放进了随身空间里,又轻松,又不会腐坏,等明天一早去城里,到了店门口再拿出来就行了,连叶招娣都不会注意到。
宋大顺离开时,脚步尤其轻快,身上的竹背篓不是背着,而是捧在胸前,走一步,看一眼,听着小鸡仔叽叽喳喳的叫声,都觉得悦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