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你看看合适不合适”
人家亲自来家里说,九娘是真的很感激。她说的那个窝棚也是权宜之计,关键是原身和她对这个村子真的不太了解。
“钱大爷,看您说的。您说那里合适我就在那里盖,您肯定是比我们见多识广,考虑啥事儿更周全”
“我说的这个地儿就是村子后面,虽然离山也不远,但是离村子更近一点。有什么事儿吆喝一声,下面几户都能听得到。而且地方宽泛,收拾出来能当地种也能做以后的宅基地”。
“还有临近那几户人家也都是好相处的,到时候你们可以合计合计,沿着东侧往里再开一条路,以后出来进去就不用绕到村子里来了”
“钱大爷,还是您老虑事周祥。那块地儿有没有与别人家相关联,我这里需要做什么,还得麻烦您老给细分详分详”
“那我就托个大,你们可别嫌我唠叨”
“钱大爷,老话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有您帮着参详,我可省事儿多了”
钱大爷也不跟他们废话,把后面那块地儿,详详细细的分说一遍。老人家又懂的些风水,家里罗盘一应设备齐全。平时爱动弹了也帮人看看阴宅、阳宅,娶媳妇聘闺女摘日子都是手到擒来的。
听着专业人士说出来的话,九娘是越听越满意,这可比她说的那个窝棚那里好上百倍。
既然承了人家的这份情,索性就承到底。
“钱大爷,您这么一说,我又有了一些想法,希望您别觉得我轻狂”
“你这孩子,既然都说到这份上了,还有什么不能说的。你先说说,让我听听可行不”
就刚才聊这么一会儿,老爷子对九娘的看法又大有改观。原来只是冲着她是秀才的闺女,高看一眼。
这么看下来,不多话不抢话,问问题能问到点儿上。又不是一味的别人说什么是什么,也不是别人的话一点听不进去。
这就是个难得明事理的人,老三家真是短视。有这么个儿媳妇,将来的日子谁能比过他去。
钱大爷嘴里的老三家就是九娘的公公,他们那一辈排行行三。
九娘转身从柜子上拿过笔墨,摆在老爷子面前。
这一下不光老爷子唬了一跳,就是这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