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认为,慕容垂在燕国覆灭之后,犹如折翼之鹰,难以再有惊天动地之举。
然而,王猛终究还是低估了慕容垂。
毕竟此时长安城中尚有慕容暐在。
慕容家族的子孙,骨子里无不流淌着复国的热血,这是难以更改的天性。
慕容垂此人,方方面面皆有过人之处,唯独在一把手的位置上兴致缺缺。
让他担任二把手,反倒能使他的能力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其实这也从侧面表明,慕容垂擅长征战沙场而非治国理政。
若仅让慕容垂独自起事造反,恐怕他未必情愿。
但此时长安城中有前燕皇帝慕容暐在,情况则截然不同。
按照可足浑氏所言,慕容暐乃是慕容垂与她同房所生之子。
故而,慕容暐若要造反,慕容垂无论如何都会全力支持。
写到此处,我不禁为苻坚感到焦急。
如此众多怀有造反意图之人,为何不将其铲除,反倒留其在侧?
此前留着姚苌和慕容垂,尚可理解为他们善战,能为己用。
但慕容暐、慕容泓之流,留着又有何用?
然而,苻坚就是苻坚,他的仁慈之心天下闻名,也正因如此,林浩和王猛才会真心实意地辅佐于他。
此时乃是公元 371 年,慕容暐已然 21 岁。
虽说此前在太后可足浑氏的庇护下,成长稍显迟缓,但至此,他也算是知晓荣辱了。
亡国的悲痛如影随形,日夜啃噬着他的心灵,令他昼夜难安。
慕容暐悄然着手联络燕国旧部。
他奋笔疾书,以血书传至长安城中的燕国旧臣。
旨在唤起众人对燕国的回忆,其言辞恳切且悲壮,向那些流散四方的旧臣详述燕国的光辉往昔与当下的耻辱,企图再度汇聚那些曾为燕国尽忠的力量。
每一封密信的传递,皆伴随着生死之险,一旦被前秦发觉,必将招致灭顶之灾。
但慕容暐已无暇顾及,他心中唯有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复国。
而慕容垂,尽管在前秦看似低调行事,犹如平静的湖面波澜不兴,但内心深处对燕国的情感从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