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臣齐心,百姓归心。今大秦欲成大业,非一人之功。垂虽明白大势,然‘树欲静而风不止’,前燕之事,犹如刺在喉,不拔不快,亦难以下手。且姚苌之事未明,若贸然行事,恐如赵括纸上谈兵,误国误民。”
以赵括典故强调不可莽撞对燕,再次将话题引回姚苌,回避王猛的部分试探,同时也在提醒王猛处理姚苌之事需谨慎,莫要连累自己。
王猛沉思片刻,缓缓道:
“将军顾虑周全。昔者管仲与鲍叔牙分侍二主,终能携手辅齐桓成就霸业。你我虽各为其主,但如今姚苌之患在前,恰似当年齐之诸患。吾等或可效仿古人,暂弃嫌隙,共图大事。林家与百燕会若能合作,深入姚苌军中,将军以为如何?”
借管仲鲍叔牙典故,提出合作意向,试探慕容垂对合作的态度。
慕容垂手轻轻搭在剑柄上,思索良久:
“大人此计,仿若武侯联吴抗曹之策,颇具远见。吾会中慕容轩,智勇双全,可担此任。但‘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入姚苌军后,应变之权,不可忽视。”
以武侯典故表示赞同合作,同时提及军事指挥权问题,试探王猛对合作细节的把控与诚意。
王猛神色坚定:
“将军放心,吾于朝堂之上,必如周公辅成王般,稳住苻坚陛下,使君等无后顾之忧。”
慕容垂回视王猛,目光复杂:
“如此,但愿此次合作顺遂,使大秦得保太平,百姓免遭涂炭,不负你我之才名。”
王猛听后,心中暗自思忖:
想我当日于朝堂之上,向苻坚陛下进言,力主让姚苌领兵前去监视慕容垂,此乃制衡各方势力之策。彼时朝堂局势微妙,诸族势力交错纵横,稍有不慎便会引发动荡。姚苌为人狡黠多谋,慕容垂又是勇冠三军的猛将,令二者相互牵制,方能保大秦根基稳固。
而如今,时移世易,形势变幻莫测,阴阳家总坛大火疑云密布,姚苌嫌疑难脱,且其在渭水以北似有不轨图谋,暗中扩张势力,隐患重重。我又与慕容垂推心置腹,经过这多番试探与周旋,才达成合作共识,让慕容垂去监视姚苌。这般翻云覆雨,周旋于二者之间,实乃无奈之举,却也可谓将谋略施展至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