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交予寔君负责。”
拓跋寔君心中暗喜,表面却谦逊地低头:
“多谢父王信任,儿臣定当竭尽全力。”
又一次,王庭讨论粮草储备分配,这关乎代国根基的大事。
拓跋斤深知机会来了,他暗中在账目上做了些手脚,看似微小差错,却足以引发一些部落的不满。
议事时,有部落首领按捺不住,起身发难:
“大王,为何我部近日粮草份额减少?如今正值备战关键,这让将士们如何安心作战?”
拓跋斤佯装惶恐,上前解释:
“大王,首领息怒。实是近期运输途中损耗颇多,又有几处仓库遭了鼠患,臣已在全力补救,后续定当补齐。臣此前也巡查过,发现有些运粮的马车破旧,道路又崎岖,粮食撒漏严重,实在痛心。臣已安排人去修缮马车,重新规划路线,力求减少损耗。”
拓跋什翼犍微微皱眉,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满:
“如此疏忽,下不为例。可有解决之法?”
拓跋斤忙道:
“臣有一计,可派专人巡查各条运输线路,加强仓库防护,再从其他富足之地调配些粮草应急。臣还想建议,以后收储粮草时,多在本地招募些劳力,他们熟悉地形,干活也麻利,能提高效率。”
拓跋什翼犍思忖片刻,点头认可:
“就依你所言,尽快落实。”
经此一事,拓跋斤不仅未因“失误”受罚,反而揽下更多粮草调度大权。
会后,拓跋寔君与拓跋斤密谈。
拓跋寔君低声道:
“你今日这招险棋走得妙,差点就骗过所有人,连我都捏了把汗。故意在账目上做手脚,还能想出补救之法,这一来一回,父王对你的能力更认可了。”
拓跋斤得意一笑:
“若不如此,怎能显出我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今咱们手握重权,往后行事更要谨慎,一步错,便是万劫不复。”
随着时间推移,在苻融的精妙谋划下,拓跋寔君与拓跋斤越发深得拓跋什翼犍信任,代国的诸多要害部门,逐渐落入他们掌控之中。
然而,他们每一步都走得战战兢兢,毕竟在拓跋什翼犍这等雄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