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人心不足蛇吞象,仅仅一年之后的升平四年(360 年),苻坚所领导的前秦政权那强大的气场便深深吸引了他。
刘卫辰毫不犹豫地转身向前秦王苻坚称臣,并凭借着苻坚的赏识,被封为匈奴左贤王。
从此,他开始在代国与前秦这两大势力之间周旋,犹如风中的柳絮,摇摆不定,毫无原则可言。
而他的这种反复无常之举,恰似一颗定时炸弹,多次引发了各方之间的激烈冲突,使得本就动荡不安的局势愈发变得扑朔迷离、风雨飘摇。
兴宁三年(365 年)正月,被权力冲昏头脑的刘卫辰,贸然发动了一场对代国的进攻。
他率领着自己的部众东渡黄河,妄图通过此战来扩大自己的势力版图。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代国的铁骑岂是吃素的?刘卫辰的军队在战场上被打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但他并未就此善罢甘休,失败后的他如同一头受伤的恶狼,转而将矛头指向了前秦边境的无辜百姓。
他带领着残兵败将劫掠前秦边境的百姓,并将这些可怜的人们当作讨好苻坚的“礼物”献上,试图以此来保住自己在前秦的地位和利益。
同年七月,他更是与匈奴右贤王曹毂勾结在一起,发动了一场震惊四方的反叛前秦的战争。
但他们的叛乱并未持续太久,仅仅一个月后,曹毂便在强大的压力下选择了投降,刘卫辰也在木根山被前秦建节将军邓羌生擒。
也许是苻坚看中了他的利用价值,又或许是苻坚想要展现自己作为统治者的宽宏大量与深谋远虑,刘卫辰竟然奇迹般地得到了赦免,并被封为夏阳公,得以继续统领他的部落。
太和二年(367 年)十月,命运似乎总是喜欢捉弄这个不安分的人。拓跋什翼犍的突然袭击,让刘卫辰陷入了绝境,他不得不带领着宗族一路向西逃窜,像一只丧家之犬般寻求苻坚的庇护。
在前秦的羽翼之下,他的部落暂时过上了相对安稳的日子,然而,这种平静犹如暴风雨前的宁静,短暂得让人来不及回味。
到了宁康二年(374 年),拓跋什翼犍的再次进攻,如同晴天霹雳一般打破了这份来之不易的平静,刘卫辰的部落再次被卷入了战争的漩涡,陷入了无尽的恐慌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