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 > 第67章 《道德经》和《仁义经》的秘密(一)(5/8)
殊时异,但礼义之根本价值犹存。

    我们应以史为鉴,汲取先人的智慧,结合当下之需,推行礼义之教,使人心归正,社会复归安定。’

    孔子神色坚定,回应道:“夫子,若无人挺身而出,为天下谋福祉,那百姓何以为生?

    仁、义、礼、智、信,当为治国之本,以此规范众人之行,方能使社会有序。”

    老子微微摇头,说道:“你看那山川河流,自有其运行之道,无需刻意为之。

    世间万物皆有其规律,强行以规矩约束,恐失其本真。”

    孔子急切说道:“夫子,若不立规矩,人心难测,道德沦丧,岂不天下大乱?”

    老子目光深邃,平静地说:“乱由心生,而非无规所致。

    人若能回归内心之宁静,遵循自然之理,乱又从何而来?”

    孔子沉思片刻,又道:“夫子,吾倡导有教无类,广育人才,使众人皆明事理,懂礼仪,如此方能推动社会进步。”

    老子轻笑道:“进步亦有其代价,过度追求,或使人迷失本心。”

    孔子拱手再拜,言辞恳切:“夫子之教诲,吾铭记于心。

    但吾坚信,通过不懈努力,以仁德感化众人,终能实现天下大同。”

    老子长叹一声:“孔丘啊,你之心志令人钦佩,然道之不同,还需各自领悟。”

    这场辩论,持续了数日之久,双方你来我往,各执一词,引经据典,旁征博引。

    每一个观点都如同璀璨的火花,碰撞出智慧的光芒。

    他们的言辞激烈而又充满智慧,每一次的交锋都像是一场思想的风暴,冲击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灵。

    林婉清问道:“那最终有定论吗?”

    林婉清的眼中满是疑惑和好奇,那目光仿佛在探寻着一个未知的谜底。

    老者说道:

    “围观的众人或颔首沉思,或蹙眉不解,皆被这场思想的盛宴深深吸引,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然而,最终双方也未能分出高下,因为他们所探讨的,乃是这世间最为深奥、最为复杂的道理,岂是一时之间能够定论的?

    由于老子和孔子皆是当世的大圣大贤之人,按照天命,他们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