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生活中总是有许多突发的事情打扰,比如研究生复试、比如裂银杏内酯、比如温尧敏,但徐生洲道心如铁,每天都挤出6个小时以上,使用“智慧时间”集中精力钻研那篇论文。
张安平终于放下心来:“那你要劳逸结合。对了,我听说今天留美大学数学中心也会派人去接机。”
徐生洲现在对留美大学数学中心已经看开,算得上是“无悲无喜”,若非邱欣东是自己的导师,还存着点香火之情,早就把它与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巴尼亚卢卡大学自然科学与数学系等量齐观:它的好坏,跟我有一毛钱关系?
“邱老师会去吗?”徐生洲问。
张安平道:“应该会去吧?毕竟奥昆科夫远来是客,而且两人都是菲奖得主、米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其他人去了,怕是不够格。”
徐生洲点点头。
邱欣东和成老爷子都是他的导师,但指导方式完全不同,成老爷子更多是在学习条件上的关心关爱,邱欣东则偏重于学术问题上的答疑指点。正因为如此,他与邱欣东只见过数面,其余都是电子邮件或电话联系,感情本来就疏淡,后来又闹出卢勇剽窃之事,两下就更加疏离了。
那么见到邱欣东,该如何自处呢?
反复思量之间,车已经到达机场。在刘晖带领下,一行人来到接机大厅附近的贵宾室。果然英雄所见略同,刚走进里面,乐天宜就笑容满面地和某人打招呼道:“姜校长,好久不见!今天怎么劳你大驾,亲自来接机?”
那位姜校长站起身笑着应道:“你不也亲自来了?”
刘晖此时转过头,对徐生洲低声介绍道:“对面那位是留美大学副校长姜和,也是来迎接奥昆科夫教授的。”
意思很明显,就是告诉徐生洲:看!不是我们小题大做,留美大学也是副校长来迎接。这就是外事无小事!
徐生洲反问道:“咱们国家的院士去米国访学,人家也是这么大张旗鼓、隆重接待的吗?”
“……”刘晖一时语塞,半天才说道,“奥昆科夫教授是菲尔兹奖得主,和普通院士能一样吗?”
徐生洲又问:“那咱们屠奶奶、袁老爷子去米国,一定是这样大张旗鼓、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