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就率先去餐厅了,两人边吃边聊。
吃过早餐后,董不凡又去放书籍的地方,看武学典籍去了。
他拿起一本泛黄的线装书,书名是《太祖长拳精要》。
翻开书页,里面详细地记载了太祖长拳的招式、发力技巧以及在实战中的运用。
董不凡一边看,一边在脑海里模拟着那些招式。
他发现,这本古籍里所记载的太祖长拳,比他之前所学的更加细致入微。
他又拿起一本《形意拳论》,书中对形意拳的三体式有着深刻的剖析。
董不凡深知三体式是形意拳的基础,形意拳讲究“万法源于三体式”。
书中提到,三体式不仅仅是一个姿势,更是一种力量的积蓄和传导方式。
要做到脚踩中门,稳如泰山,上身中正,双手抱圆,力量从脚底通过腿部、腰部,一直传导到双手。
董不凡按照书中的描述,调整了一下自己平时练习三体式的一些细微之处,感觉立刻就不一样了。
在看这些书籍的过程中,董不凡深刻地认识到武学的博大精深。
每一种拳法、每一个招式背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想。
看完书籍,董不凡又走向那些卷轴。
其中一个卷轴展开后,上面画着一幅人体经络图,但是这经络图与普通的中医经络图又有所不同。
图上标注了一些在武学发力过程中,内力沿着经络运行的路线。
董不凡意识到,这是一种将武学与中医经络学相结合的理论。
在他之前的武学学习中,虽然也知道内力的运行与经络有关,但如此详细的标注还是第一次见到。
他想到自己在练习内功时,有时候会感觉气息不畅,也许就是因为没有按照正确的经络路线引导内力。
他仔细地研究着这张经络图,试图将图中的理论与自己的内功修炼相结合。
接着,董不凡的目光被那些奇怪的兵器吸引住了。
有一把形状奇特的短刀,刀刃呈现出一种奇异的弧度。
他拿起这把短刀,感觉入手沉甸甸的。
吴克敌此时走了过来说道:“这把短刀是我早年在一个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