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非的感触。
以那边的情况为蓝本,经济管理方面的选题,还是很好找的。
董不凡也不是靠论文立足的,只要过的去,相信答辩组的教授,也不会为难他的。
两人走进图书馆,里面静谧而充满书香气息。
董不凡熟门熟路地走向经济学区域,白晓宁则在后面跟着。
董不凡一边找书一边喃喃自语:“我得找些数据支撑我的观点才行。”
白晓宁打趣道:“你呀,每次都这么认真,好像真怕毕不了业似的。”
突然,董不凡眼睛一亮,抽出一本满是灰尘的旧书。
刚翻开,一张纸条飘落下来,上面写着:“探索黑非经济管理的新思路在此开启。”
董不凡惊异地看向白晓宁,白晓宁也凑过来瞧。
就在此时,旁边一个戴着眼镜的学长走过来说:“这本书记载了不少独特的经济研究思路,不过很少有人发现它的价值。看来你小子挺有眼光。”
董不凡笑了笑说:“谢谢学长提醒。”
之后,两人找了个空位坐下。
白晓宁苦恼于自己的选题毫无头绪,董不凡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别急,我们一起想,总会有合适的选题的。”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们身上,仿佛定格住这一刻的温馨与宁静。
白晓宁学的是金融,这类选题,说容易也容易,说不容易也不容易。
白晓宁叹了口气说:“金融领域宽泛又复杂,像货币政策对市场波动影响这种题目,早被人写烂了;
新兴金融产品分析吧,数据又难获取。”
董不凡托腮思考片刻说:“不然从金融科技的伦理角度入手?
如今金融科技发展迅猛,但其中涉及的数据隐私、算法公平性等伦理问题一直备受争议。”
白晓宁眼睛亮了起来:“这个点子不错,可是相关资料好像不多。”
董不凡打开电脑搜索一番后说:“确实资料少,不过这也意味着竞争小,如果能深入挖掘出新颖观点,肯定能脱颖而出。”
白晓宁咬着嘴唇犹豫道:“可万一找不到足够论据支持,会不会弄巧成拙?”
董不凡鼓励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