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萧公子说得是。除了轮休耕种,妾身还打算改良亡夫留下荒废的盐碱地。这盐碱地就像生了病的土地,庄稼在上面根本长不好。但只要用对法子,把它治好,就能多出好多能种庄稼的好地。”

    萧旭微微蹙眉,面上露出疑惑之色,问道:“夫人,这盐碱地究竟为何物?我失去了记忆,却从未听闻过这盐碱地。它究竟是如何形成之?是天生如此,还是后天因某些缘由所致?又当如何改良之?这改良之法是否繁杂,需投入多少人力、物力与财力?”

    他这一连串之问题,如连珠炮般,尽显其对这盐碱地改良之事之好奇与关切。

    江月瑶微微欠身,朱唇轻启,声音婉转悠扬,如潺潺流水般娓娓道来:“萧公子有所不知,这盐碱地,实乃土地之顽疾。其形成之因,或因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过高,水分蒸发后,盐分便积聚于地表;或因灌溉之水含盐量过高,经年累月,盐分渗入土中,致使土地盐碱化。此等土地,土质坚硬,肥力匮乏,庄稼难以生长,故而荒废多时。”

    她顿了顿,目光中透着睿智与自信,继续说道:“至于改良之法,妾身已研习许久。其一,可施用石膏、磷石膏等物,以中和土壤之碱性。此等矿物,性属寒凉,能化解土中燥热之气,使盐碱之性渐消。其二,多施有机肥,如绿肥、厩肥等。绿肥可于轮休之田种植,待其生长茂盛后,翻入土中,既能增加土壤肥力,又能改善土壤结构,使土地变得疏松透气。厩肥则取自家畜粪便,经发酵腐熟后施于田中,亦是滋养土地之良方。”

    “再者,还需合理灌溉。不可大水漫灌,以免盐分随水上升,应采用沟灌、畦灌等方式,使水分均匀渗入土中。且灌溉之水,需选用含盐量低之水源,若水源含盐量高,则需先经淡化处理。”

    江月瑶言罢,微微抬眸,看向萧旭,只见萧旭眼中满是惊叹与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