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 第73章 谢宁才学震慑文坛!(4/5)
教几个鼻涕孩过过瘾。

    张子宸也来了兴致。

    他家中穷苦,虽然考到了举人,但布衣出头哪么容易,他家里既没钱疏通门路,又没靠山给他引荐,就只能在官府挂个备官的名字,月月白领一两银子的俸禄。

    谢宁家里的族学他是真心动了。

    听谢宁的意思,进族学做先生一年最少有三十两的束修。

    三十两,那是他现在收入的三倍!

    还有年节村里学生孝敬的米面、猪肉,这些折算下来可都是银钱。

    可才第一次见面,张子宸面矮想去谢氏族学当先生这种话,没好意思直接说出口。

    三人不知不觉在东城逛到了府衙门口。

    “子宸,这么一大帮子人他们干什么呢?”

    吴俊源喝的脸有点红。

    谢宁也没好到哪里去。

    吴俊源买来的地瓜烧虽然度数不高,但一壶一斤,都喝完脑袋确实晕乎。

    “不、不知道啊!”

    张子宸也是今日才从云州往南的颍川把他接回来,并不知道院试放榜之后发生的事。

    半刻钟前,府衙门前静坐了一天,腿都麻得不像自己的学子们,见到官差捧着一大摞纸张走出来。

    纷纷询问之下,官差也没好脸色,只道:“不是要公平么?那就自己看看,自己到底几斤几两!!”

    答卷从案首开始张贴,一层一层,第一个就是案首谢宁的。

    还没等答卷全部贴完,考生们便急不可待地拥了上去。

    谢宁的字一出场,有些人便知道,光看字人家就已经比他们强出了一大截,谢宁的字,每个都一般大,横平竖直像是被一把尺子框住一样,精确到文章最后收尾的一行,连一行多余的都没有。

    整张答卷看下来,就像是事先测量好刻印上去的一般。

    再看他的文章,县考第一篇他的文章便言之有物,引经据典皆有出处,其文章深思引人遐想。

    再看那首以春天为题的诗句,更是惊为天人。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寥寥几句话,将春日将暖,万物生发之气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