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出门在外,千万不可轻易透露宁哥儿的消息!”姜安诚沉思片刻后,一脸郑重地对姜湛、姜似和余七说道,眼神中满是担忧与谨慎。
“为什么呀,爹,这春闱在即,正该替宁哥儿扬名,助他一臂之力啊!”姜湛满脸的不解,挠了挠头,一脸困惑地看着父亲。
姜湛这么说,自然有他的道理。
虽然当今官家登基之后,为了保证科举的公平公正,不仅把太宗时期首创的糊名法推广到了省试和州试,更是专门设立了誊录院,安排专人将考生的原始试卷誊抄成副本,以此杜绝科举作弊的现象。
然而,即便如此,为了能在科举中中举,那些士子们依旧会想尽办法,要么向汴京城内的大儒行卷,要么举办文会,通过这些途径来借机扬名。
而且不得不说,这种做法还真的会对最终的录取结果产生影响,就好比顾廷烨,就因为平日里“浪荡”的名声,在科举时遭到了考官的排斥。
“哥哥,宁哥儿如今已经满城皆知,又何须我们再去替他扬名。”
姜似轻声说道,她微微皱眉,眼中透着一丝忧虑,“且今日早朝,虽是官家以结党的罪名打压了长兴侯一群人,但那些人不敢对官家心生怨怼,却极有可能将怒火发泄到宁哥儿身上。”
“什么!”
姜湛惊讶地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思议,“宁哥儿为民请命,居然还有人要对付他,到底是谁啊?”
一旁的余七忍不住轻笑了一声,而后伸出手指,轻轻点了点姜湛。
姜湛看到这动作,更是大惊失色,连忙说道:“我?怎么会,宁哥儿可是我的亲表弟,我怎么可能会对付他?”
“我怎么就生了你这么个榆木脑袋!”姜安诚无奈地摸了摸额头,一脸的苦恼。
姜湛听到父亲这么说,连忙将求助的目光投向自己的妹妹。
姜似见状,缓缓开口解释道:“哥哥,余司尉的意思是,那些人中定然有和哥哥一样身份的人。”
“和我一样,我有什么身份?”姜湛还是一脸的茫然。
“哥哥乃是东平伯府的嫡长孙,虽说咱们东平伯府不能再袭爵,但若是长兴侯他们所说的‘祖制’成真,那岂不是相当于给所有勋贵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