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村长打着哈哈,“这——,都是些闲话,你现在可是当家做主的人了,何必在意这些闲话。”
熙微摇摇头,“村长认为这是只是闲话吗?”
“村里人哪个不被人说几句闲话,宋熙微,你为何要计较呢?”
周围的人点头,村长这话不错,计较那么多干什么。
“这话不对!”妙书站了出来,“正所谓:谣言肆起,民心惶惶,邦国不宁。村长你不应该放任村里谣言。”
“这话什么意思啊,我怎么听不懂?”
一个老太太眯着眼睛凑近妙书,“这小娘子说话文绉绉,还怪好听的,你是不是读过书啊?”
妙书尴尬地笑了一下,躲在熙微身后。
“当家的,我刚才没说错话吧。”
“没有,你说的很对!”
熙微看了一眼妙书,方才她那些话说的很有道理。
她站了出来,面对四周所有不赞同的眼神,说道:“这些年,村里借由‘闲话’来造谣、诽谤,邻里之间因此争执不断,从口舌到拳脚的事情数不胜数;亲友之间因此猜忌,老死不相往来。都是因为这些所谓的‘闲话’。”
“九嫂其实说的很对,竹溪村在十里八乡的名声不好。”
孙巧兰听到自己的名字,看了一眼熙微,心里辩解:她原话可没这么说。
熙微的目光没有在她身上停留,她望着在场众人,继续说道:“旁人听你是竹溪村的,立马就会想到这个村子的爱造谣、说人闲话,别说结亲了,就是出去做工,人家掌柜都不愿意用你。”
“你还真别说,上次镇上粮铺招伙计,人家掌柜就选了连家村的人,说他们村的人什么言,什么行,文绉绉的。”
“是谨言慎行!”
“怪不得这几年,咱们村的人找个能挣钱的活越来越难。”
“没想到宋熙微还能说出来这么有道理的话。”
“那可不,毕竟她相公以前可是童子试第一名。”
沈村长听得皱眉,双眼盯着熙微,“你究竟想如何?”
“找出造谣之人,将其按照村规处置。以此肃清竹溪村造谣之风,恢复良俗,使乡邻安宁和睦。”
沈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