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养了几个月,他的双手灵敏度,远低于受伤之前。
不出意外的话,易中海这辈子,上限就是四级钳工。
轧钢厂公私合营之前,他的工资都快涨到六十块钱了。
如今易中海的工资,仅有四十八块五,往后顶多增加工龄补贴,偶尔可能有点奖金。
工资少了不少,易中海又气又怒又无奈。
最初他怀疑自己是被何大清打的,后来想到何大清那段时间,跟李有容如胶似漆,何大清在他心里的嫌疑,比许伍德还要低。
一次次深思,一次次观察,易中海觉得打他的人,应该不是院里的。
前途被废,养老没有保障,心事重重的易中海,有不少头发变白了。
张翠花是个什么样的人,易中海心中有数。
就算贾东旭是他的亲儿子,只要张翠花还活着,贾东旭很可能不会给他养老。
何大清住在院里不走,还把何雨柱带到丰泽园上班,易中海倍感头大。
自从何大清回来,伙食质量直线下降,聋老太太对何大清充满怨恨。
失去何雨柱的饭盒,贾家的伙食质量,也下降了几个档次。
张翠花、秦淮茹、棒梗在农村都有土地,即使城里使用粮票,他们也不在意。
别人帮忙种地,每年分到的粮食,比城里的定量还要多。
农村土地划分到户,各家种自己的地,几乎都是精耕细作。
边边角角种一些蔬菜,吃不完,完全吃不完。
各家各户养一些鸡鸭鹅,鸡蛋鸭蛋,不但能经常吃,还能拿去卖钱。
风没来之前,鸡鸭鹅猪牛羊的养殖数量,都没有限制。
院里的张翠花,经常炫耀自己是农村户口。
让人帮忙种地,交了公粮之后,剩下的产出,她能分一半。
水稻和小麦的亩产,都是三百斤左右,三亩地就有九百斤,公粮大概三分之一,还能剩下六百斤,加工成大米或面粉,大约有四百二十斤,分一半就有两百一十斤。
北方以种植小麦为主,种植小麦的时候,还能种植玉米。
简单一算,北方每年可以种植一次玉米、一次小麦、一次红薯或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