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
蔡琰面色绯红,偷偷看了袁尚一眼,见他目光真诚,心中更是柔情似水,低声道:“女儿一切听凭父亲做主。”
蔡邕哈哈一笑,抚须道:“好,好,好!老夫今日便将琰儿托付于你,望你二人日后琴瑟和鸣,相濡以沫。”
袁尚再次郑重承诺:“蔡公放心,晚辈定不负所托。待时机成熟,定当迎娶蔡琰小姐入门。”
蔡琰听得“迎娶”二字,心中更是甜蜜,抬眸看向袁尚,眼中情意绵绵。
蔡邕见状,甚是欣慰,转而笑道:“贤侄既来,不如与琰儿合奏一曲,也好让老夫一饱耳福?”
袁尚欣然应允,蔡琰亦起身,取来琴箫。两人相对而坐,绿珠在一旁研墨添香,气氛温馨而雅致。
袁尚执箫在手,蔡琰素手轻抚琴弦。无需言语,两人目光交汇,便已心领神会。
箫声清越,如山间清泉,琴音婉转,似林间鸟鸣。一曲《凤求凰》,在两人指间流淌而出。琴箫合奏,珠联璧合,时而高亢激昂,如凤凰展翅,翱翔九天;时而低回婉转,如情侣私语,柔情似水。
蔡邕闭目聆听,脸上露出陶醉之色,绿珠亦是听得痴了,连呼吸都放轻了许多,生怕惊扰了这天籁之音。
一曲终了,余音绕梁,久久不散。蔡邕睁开眼睛,抚掌赞叹:“妙哉!妙哉!琴箫合璧,天作之合!显甫贤侄与琰儿当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璧人。”
蔡琰面颊更红,偷偷看了袁尚一眼,眼波流转,情意尽显。袁尚亦是含笑看向蔡琰,两人之间,情愫暗生,无需多言,已是心意相通。
琴箫合奏之后,袁尚与蔡邕又谈论一番经史子集,袁尚引经据典,见解独到,再次令蔡邕赞赏不已。直至日暮西山,袁尚方才告辞离去。
回到安平侯府,夜已深沉。袁尚沐浴更衣后,来到书房,却见乌兰琪早已在此等候。
“夫君。”乌兰琪轻声道。
袁尚点点头,示意她坐下,问道:“何事?”
乌兰琪犹豫片刻,方才开口:“妾身听闻,今日主公拜访蔡邕大人,并在蔡府与蔡琰小姐琴箫合奏,情意绵绵……”
袁尚闻言,微微一怔,随即明白过来,府中之事,怕是瞒不过乌兰琪的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