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让赵官家心生偏袒。
“史相真难作保家兄?”赵贵诚双目直视史弥远的老眼,多日气势培养生了效,这一瞬间让老相公都生了压力。
“这……依老夫之见年轻人吃些苦头也无妨,等一切妥当后,沂王自可将其重新安排。”史弥远扶持赵贵诚已有一年多的光景,耗费了大量的心力财力,不想因为此事让赵贵诚落了赵竑的下风,史弥远现在心中后悔之极,早知道当初就不让那全家儿郎踏入官场了。
“明白了。”赵贵诚微微点头不再言语。
是夜,赵贵诚从史弥远取来了关于全绩的卷宗,即邀郑清之前来议事。
时见内堂,郑清之持卷细细阅读,而赵贵诚站在一旁若有所思。
许久,郑清之合上卷宗,叹了一句:“全家五郎,少年英豪,有国士之资,若某在他那个年纪断然不敢做出此事,可敬可惜。”
“郑先生,这些话留在你日后见了家兄再说,某已经问过史相了,他想让我置身于事外,先生以为如何?”赵贵诚与郑清之相对而坐,语气平淡。
“退一步,不粘事,的确可自保,史相无错。”
“那若进一步呢?”
郑清之微微一愣:“也可,在官家心中千官比不了家国,若沂王可以说出让官家接受的家国利弊,也许还有进益。”
“先生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