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越大,记忆力和计算力就会衰退,从而导致昏招频出而输棋。
对付他们的七段和六段棋手,贴五目半的棋对黑棋来说应该是很好下的棋,但好像我们的棋手都有点后继乏力的味道。
没有段位作为参照就是最大的问题,大家什么水平都没有一个清醒的认知,内战内行外展外行,窝里横倒是蛮有一套。
满盘战斗看下来,也就老聂的棋还看得下去,他的棋风比较大气,但性格上的弱点也能从棋盘上看得出来,有了些胜势就不敢乘胜追击了,少了些顽强。
文建凡分析了一盘棋局,这次他不再提出各种设想了,没意义,根本就没什么意义,根据棋盘上关键的招法进行讲解就行,指出所谓的急所就可以了。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十五日棋院进行了一番总结,对于布局中出现的招法,其实已经不新鲜了,可还有一部分棋手们愣说是对新的招法不熟悉,导致前面开盘就出现了吃亏的情况。
从一开始,文建凡就用的新布局,而且也讲过这样下的好处,但一些人认为流传了几百上千年的布局,必定是正确的,只是自己没下好而已,用不着学习新招法。
十六日的棋局继续在四九城进行,文建凡被安排对弈东野弘昭,这又是一盘教学性质的棋。虽然他比桥本年轻了不少,可也将近四十岁了。不管哪个方面,都不能称得上文建凡的对手。
不过文建凡佩服他们小本子棋手的就是他们几乎毕生都在研习围棋。如果不是有什么重大的变故,可能一辈子都在和围棋打交道。这种持之以恒的态度,着实令文建凡钦佩。
和文建凡对弈的棋手,好像没有一个能坚持到最后的收官战,围棋造诣相差太过悬殊,让对手都无力反抗。东野也是中盘脆败,很干净利落的投子认负了。
总结会是在去汉口的火车上开的,不少人对于关西棋院的新布局展开了讨论,认为这是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文建凡一言未发,再怎么讨论,总不至于要批评赢棋的棋手吧。
“这种变化三年前就有了,怎么是新的布局呢?你们都不用看书的么?”老陈批评了一句。
老王也接着说道:“这种变化是小文最先下出来的新定式,他从到棋院就一直强调了这个变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