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台的、电台的、报社的都来了,你走哪儿去?这事儿吧,说不定是件好事,你还是听安排吧。”陈院长也是心力交瘁。
很快,摄影机之类的都架好了,文建凡被簇拥着来到台前的椅子上,宫本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真的行了大礼,按照古礼,文建凡应该带他去讲堂,然后还要让他洗手,弟子敬茶,再送上六礼束修,老师回赠《论语》、葱和芹菜,这套礼仪才算完成。
可现在新社会不讲究这个啊,他送上了六礼,文建凡只得把受伤的竹笛送给宫本,算是完结了这套师徒程序。
尴尬的不只是文建凡,还有他的徒孙们,老聂也尴尬,他玛得,谁能想到是收个九段当徒弟啊。
想想以前,国内的围棋高手去小本子取经,只配跟十几岁的小屁孩下围棋,现在出了个文建凡,扬眉吐气了。
接下来就是电视台的采访,主要是采访宫本的,文建凡只是一笔带过,要等出了成绩,学校里老师会说文建凡如何刻苦学习,成绩如何拔尖,同学们会说文建凡怎么热心帮助同学,积极为班级荣誉做出贡献,棋院里也会表扬文建凡是如何认真履行好教练的职责,一切以成绩说还,成绩好了,才会被夸赞,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套路。
这个事文建凡没往心里去,轮到他讲棋的时候,他还是会挑一些定式和行棋方向来讲,至于战斗,那是比算法,比你是否已经有了准备,单单是一个局部对周边的影响才是最大的问题,再有就是劫争的问题,自找损劫那与自杀无异,没准备你打什么仗,就像是枪里没子弹一样,烧火棍只能偷袭,不能长远。
林林总总他啰嗦了一大通,都是针对年轻棋手的最突出的问题进行的批评,虽然说的很严厉,但是年轻人还是很佩服他的。
现在棋院里人手一本《孙子兵法》,就连陈院长都在读这本书,小本子不认识汉语的,则让懂汉语的帮忙翻译,消息传到小本子那边,大家也都争着买《孙子兵法》。
文建凡的棋谱已经流传到了小本子那边,所有的棋院都在研究他的招法,如果文建凡赢下关西棋院,谁还能挡住他?
吴大师老了,自从出了车祸之后,他就精力不济,而且已经是花甲之年,成了精神象征了。
棋院出发桂林,还是坐火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