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须河畔。
一大一小两个身影站在河水中。
方知寒面露苦涩,自己刚才从这离开,还没过一个时辰,又被逮回来了。
好在修炼《坐忘经》不仅没有消耗心神,反而使他精神百倍,否则这会儿都要开始‘钓鱼’了。
李二演练完最后一路桩功,找了块石头坐下。
“怎么样,记住了多少?”
方知寒连连点头,“记的差不多了,但我不太确定有无偏差,要不我走一轮给李叔过过目?”
李二微微颔首,目光中带着几分期待。
昨天教前三路桩功,方知寒只看了一遍就能模仿得七七八八。
那时候,他便知道,这小子悟性不低。
这走水桩功看似简单,实则是一门兵家铸体术,越往后越难!
寻常的‘天才’光是记住动作,都要花上十天半月。
这无关记性好坏,而是一种检验根骨资质的标准。
越是武运浓郁的胚子,一开始才能走得越好、越久。
李二也想知道,方知寒的极限到底在哪。
知根知底,才能因材施教嘛。
当然,这可不是李二心思细腻。
这都是师傅杨老头的嘱咐。
否则让李二自己教徒弟,估计只会埋头喂拳
少年跳入河水,深吸一口气,缓缓摆出起手式。
事实上,方才李二的动作都被他一一记下,就是心里没什么把握。
他的动作十分生涩,几乎可以说是一板一眼。
前三路的桩功他已经很熟练了,后面的几路也十分轻松。
但是到了第九路,本就‘粘稠’的河水骤然变得更加沉重!
四九之数,每九路桩功都是一个大台阶,只要跨得过,对日后的登山之路裨益无穷!
【任务:走完十八路桩功。】
【奖励:李二喂拳一次。】
“这他娘的算啥奖励!”方知寒忍不住腹诽。
“还有不用你来给我打鸡血,区区十八路算什么!老子能走完全部!”
方知寒咬紧牙关,一步步向前,好似幼蛟走江!
河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