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来说,用于小型战斗以及往来通报的赛音号依旧保持在两艘,由于电报机的出现,实际上特鲁琴人并不需要大量的通报船了,之所以依旧存在,那是因为赛音号从一开始的设计就注定了他是一艘速度极快的船只。
这样的船只依旧有用。
在踏入了无线通讯的门槛后,特鲁琴帝国将军用无线对讲机发明出来便只是时间问题了,时下已经列入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核心课题之一,第一台样机已经面世,估计再等个年就能出产了。
有了对讲机,赛音号的通报作用将会进一步削弱,不过他的吃水只有两米,加上首层甲板的两门旋转火炮,依旧能大派用场。
而其它的军舰就只能在海上以及部分河水较深的内河航行。
三大船厂联手打造,自然进行了分工,上层甲板火炮较少的腾吉斯、赛音号集中在敖德萨打造,大量的火炮需要大量、复杂的下层结构,而上层甲板火炮较多的博格达号、巴图鲁号则分别在塞瓦斯托波尔、尼古拉耶夫打造。
这一次实际上一共打造了两支以前铁甲舰队的量,赛音号两艘、腾吉斯号八艘、巴图鲁号八艘、博格达号两艘,前两者都在敖德萨港制造,后两者则由尼古拉耶夫、塞瓦斯托波尔各打造一半。
与第四舰队相比,由于特鲁琴人对于元素认识的进一步加深,以及不断有新的元素在矿物里发现出来,并不断在金属材料里作为辅料进行添加试验,虽然装甲厚度还是与之前一样,但装甲强度却大了不少。
由于整体骨架是帝国时下强度最大的钢材做成,加上装甲,完全能够抗住欧洲时下最大的战列舰上六十四磅重型火炮实心弹的打击。
当然了,自然只是头一波打击,之后就需要依靠自身强大的机动力及时躲避,如果待在原地显然并不能抗住这种打击。
蒸汽机则用了最新的1780型,虽然马力数与第四舰队一模一样,但由于蒸汽机的功效有所增加,其续航能力反而增加了。
第四舰队满载粮食、煤炭、淡水后可以一直航行四十五天,中间不用任何补给,可以航行两万七千里,用上新的蒸汽机后续航能力则增加到五十天,航程则超过三万里。
三万里,意味着帝国的船只可以横穿最宽阔的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