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三方势力全部退出意大利半岛,那些大大小小的公国全部由当地贵族担任大公,并由教皇统一主持加冕礼。
另外,奥地利将特兰西瓦尼亚划归罗马尼亚大公国,那里的主要居民都是罗马尼亚人,特鲁琴用这一招将罗马尼亚紧紧团结在自己的阵营里,因为罗马尼亚的上一次统一还要追溯到几百年前的斯特凡大公时代,不过统一的时间很短,旋起旋灭。
奥地利人能够同意这一点,还得益于特鲁琴的恐吓。
此时,荷兰南部、后世的比利时隶属于哈布斯堡家族,依着时下特鲁琴海上强横的实力,将该地拿下来并不是难事,或者将其送给正与特鲁琴密切往来的荷兰人也可以。
权衡利弊之后,约瑟夫二世还是选择了比利时,而不是特兰西瓦尼亚,毕竟那里给他带来的收益更大,而且可以从西边来制衡各个选帝侯国。
此时,西班牙军队、法国军队在帕尔马公国的战火已经波及到教宗国以及一些接受教宗国保护的小公国,特鲁琴这一举措无形中大大增强了教皇在意大利半岛的影响力。
而西班牙军队、法国军队退出意大利半岛,也让教皇长舒了一口气,更是让其对特鲁琴人感激涕零——那些雇佣军兴奋起来管你是谁,没准将罗马洗劫了也说不定。
这场战争的最大获益者显然是卡齐米日,他不但成功恢复了以前联合王国的疆域,还从普鲁士人手里拿下了东波美拉尼亚,拥有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
卡齐米日的威望一时无两,正如同后世建国初期那场着名的战争一样,最后某国获得了独立,但在该国人民心中,是某人而是不是东方那个某大国让其获得了独立,卡齐米日的地位同样如此。
他正式成了联合王国的国王,教皇还亲自来到这里为他主持加冕礼,更是加重了他的威望。
卡罗尔成了联合王国的首相,拉齐维乌家族的荣光正在联合王国的土地上慢慢恢复。
现在的联合王国显然不能再走老路了,否则被再一次瓜分是迟早的事,不过该地的农奴制传统根深蒂固,比俄国还甚,最后两人一合计,决定两个家族带头各释放一半农奴,让其变为依附于国家而不是贵族的人口。
同时在华沙、克拉科夫、比亚维斯托克等地大兴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