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中一直表现良好的,可以考虑让其加入特鲁琴军”
古巴大地,一场新的风暴开始了。
奥尔金,一座周长只有四里的小堡,目前成了古巴总督辖区的工矿业中心。
以前,这里是西班牙人在古巴岛的金银矿采掘中心,奥尔金附近大致是平原,不过隔三差五就会有一座小山,部分小山里有金银矿。
西班牙人在采掘金银矿时也发现了铁矿、铜矿,不过他们并不感兴趣,对于他们来说,来到美洲殖民,产业的顺位是:第一是金银矿,第二是经济作物诸如烟草、蔗糖、咖啡等,最后才是粮食作物,比如玉米、水稻等。
三千户工匠移民与三格同时抵达这里,经过一个月的调查后,他们在金银矿矿点附近很快就发现了铁矿、铜矿、锰矿,且品位都还不错。
想要达到特鲁琴的开采标准,必须先修路,此时,第一批黑奴也抵达了,自然分别安置在各个矿点以及矿点到奥尔金城的道路上劳作。
奥尔金附近富产黏土,石灰石,确定矿点后,便开始了小规模开采、冶炼,不时为了铁料和铜料,而是为了矿渣。
将矿渣和黏土与石灰石放在一起煅烧就是原始水泥,而黏土还可以大量烧制砖瓦。
西班牙人为了将这里的金银运出去,以及将其他物资运进来,在奥尔金北面的希瓦拉、南面的圣地亚哥都设置了港口,圣地亚哥的港口条件优良,但却要跨过一座山峰,希瓦拉港水深只有三米,不能停泊大船。
于是,生活物资就用平底船从希瓦拉运来,而出产的金锭、银锭则运到圣地亚哥装上宝船。
两条道路都是建好了的,不过在特鲁琴人看来自然不合格。
一万黑奴到来后,总督府二号人物、行政长官、建设公司负责人杨格立即扩建了希瓦拉港,用混凝土将码头向大海里面延伸了五十米,让其成了一个能够停泊特鲁琴博格达号这样大船的地方。
不过他也没放弃通往圣地亚哥的道路,无论是连通各地还是军事考虑,打通与奥尔金的联系都非常重要。
两个月以后,一条希瓦拉港--奥尔金--圣地亚哥、以水泥为主、辅以部分碎石子土路的道路就在以前简易道路的基础上贯通了,这里面自然有上万黑奴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