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舰队,但规制、作战理念却有了大的变化。
此时,距离特鲁琴人研制蒸汽机以及与相关设施的配合已经二十年了,各种蒸汽设备也到了一个稳定阶段。
造船工业也从一开始的木制平底船到战舰,再到铁壳船、纯铁船,乃至目前的纯铁甲战舰,设计系统、作战系统、补给系统也趋于成熟。
第三舰队的编制还是沿用了以前的方式,但内容却大不一样:
还是一艘旗舰博格达号,长、宽、高分别为80米、16米、10米,吃水深度由以前的四米增加到五米。
以前的中层甲板火炮全部搬到首层甲板上,火炮数量也有以前的二十二门缩减到十八门,十二厘米、十五厘米口径火炮布置在两侧,中间位置则布置着各两门十八厘米、二十三厘米的重型火炮。
十八厘米是五十斤重的重型炮弹,二十三厘米则达到了惊人的一百斤!
全部布置到首层甲板后,让其看起来有些类似后世十九世纪末期的欧洲各国海军,在首层甲板上堆满了各种装置的那种战舰。
每门火炮躲在厚达二十公分的旋转炮台里。
很显然,来到1777年后,特鲁琴海军的发展思路已经上了一个新台阶,这样的战舰不但还是对付蒸汽战舰刚刚面世不久,还是以风帆战舰为主的各国海军战舰的利器,也是对陆打击的可怕火力平台。
以前那种缩在中层甲板以下,以对敌战舰打击为主的做法一去不复返了。
还是四艘巴图鲁,长、宽、高分别为60米、12米、8米,吃水深度为四米,火炮同样转移到首层甲板上,数量也由以前的十七门缩减到十四门,与博格达相比,除了没有百斤重的重型加农炮,其它火炮都有相应配置。
腾吉斯的长度则增加到100米,赛音号也增加到40米,腾吉斯满载排水量达到了五千吨,装载量也比以前增加了不少,二者同样在首层甲板布置了六门十二厘米火炮,也有一定的战斗力。
时间发展到这一年时,特鲁琴对每个军的编制也做了调整,每个师中有两个旅是完全的步兵,只有一个旅是骑兵,这样的话加起来还是有一个师的骑兵可用。
于是,二十艘随行的普通木制腾吉斯就能轻轻松松将一个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