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1745龙兴欧罗巴 > 第三十一章 血色印度河(4)塔诺布拉神庙(1/6)
    呼斯楞一马当先,一手手枪,一手马刀冲了上去!

    游牧部族,与农耕民族不同,自己的水草少一块能养活的族人就少一些,于是,与潜在的敌人在马上战斗争夺水草那就是家常便饭,草原生存的艰难也远胜于农耕地带,一场大旱或大雪就能让人口锐减。

    而在农耕地带,还可以将粮食储藏起来备灾,虽然最终落到百姓头上的少得可怜,但终究有一些不是,而对于游牧部族来说,除了坐以待毙就是大规模迁徙。

    他们显然会选择后者,然后又是连番大战。

    享受在战马上纵横驰骋,将马刀砍到敌人的身上,敌人的马刀、箭枝落到自己的身上时就好像受伤的野兽那样愈发勇猛就是常态了。

    最勇猛的战士,比如有着巴图鲁、巴特尔、俄木布称号者,多半也会享受受伤给他带来的更大快感,所谓越挫越勇,浴血奋战,在这里更是司空见惯。

    特鲁琴,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他们的骑兵许久没有人能享受到这种快感了。

    不过作为草原男儿,真正临到战时,身上那股血勇终究是会激发出来的。

    而他们对面的俾路支人号称几十万平方公里卑路支高原上的强盗部族,他们虽然也种地,也放牧,但最大的乐趣还是抢劫。

    抢劫内部的敌对部落,杀光他们的男人,抢走他们的女人和财富,截杀过路的商人,是他们自从出现以来最大的乐趣。

    实际上,他们就是波斯人,所谓俾路支人,就是波斯人(people的波斯语叫法),还是被主流波斯人驱赶到这里的别支。

    作为一个以“强盗”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的游牧部族,相对于印度河流域定居的印度教徒、伊教徒显然在武力上是有优势的,但他们如同后世的混混之于普通人,他们的武力并未高出普通人太多,有的只是不怕死的混不吝劲儿。

    这些人遇到真正训练有素的高手,肯定是不值一提,呼斯楞他们就是这样的人。

    以前,在特鲁琴时,由于骑兵大多来源于游牧部落,他们本身就极为悍勇,加持了代差武器后更是勇不可当,但南亚习惯了湿热天气的阿萨姆人、阿拉干人、孟加拉人却不是这样。

    故此,若是没有呼斯楞这样的人冲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