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1745龙兴欧罗巴 > 第二十八章 血色印度河(1)卡拉奇(3/5)
内部的杜兰尼人和吉尔扎伊人的分歧完全不亚于普什图人与塔吉克人。

    于是,帖木儿汗开始大力拉拢王帐设在巴米扬的哈扎拉人首领,并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好让其拱卫王都的西境。

    同时又将东面喀布尔河下游的贾拉拉巴德-白沙瓦一带的旁遮普人当成自己的亲信,通过联姻、赏赐的手段拉拢他们的大贵族。

    至于南面的坎大哈以及继续留在那里的杜兰尼人,自然被他的兄弟占据了。

    这里要着重说一说普什图两大部族之一的吉尔扎伊人。

    他们实际上就是前世毁了大唐怛逻斯之役的葛逻禄人后裔,是阿富汗真正的父系是突厥人的部落,不过母系是普什图人罢了,

    所有这些人的语言,无非是波斯语、阿拉伯语、突厥语加上本地土语的大杂烩。

    核心还是以波斯语为根基,显示了波斯人千百年来对此地的真正影响力,至于什么马其顿大帝对此地的影响则是微乎其微。

    而曾经当过这片土地主人的蒙古人,不但自己的语言不见了,连信仰也不见了,除了样貌上依稀还有东方人的影子外,他们与当地的其他部族已经毫无二致了。

    蒙古语,在这里显示了他的脆弱性。

    铁木尔兰的那支哈扎拉人军队由于靠近阿姆河,多少还保留了一些蒙古语和喇嘛教的残余,这也是他们认同特鲁琴并彻底归附的主要原因。

    虽然都受波斯语的影响,但在普什图人内部,杜兰尼人受到的影响显然更大一些,或者说他们的语言就是波斯语的方言,而吉尔扎伊人则不同,他们的语言里带有大量的突厥词汇。

    五十年来,先是波斯帝国的纳迪尔沙攻入印度,不但洗劫了莫卧儿帝国的首都德里,还纵兵洗劫了整个印度河中下游平原地带,那里四周除了绿洲就是沙漠,无险可依,洗劫之下,自然是白骨累累。

    然后是杜兰尼的第二次侵入,好不容易恢复了一些元气的那里再一次哀鸿遍野。

    后来莫卧儿在特鲁琴人的协助下恢复了一些元气,又与阿富汗人争夺此地,再次白骨千里,除了北面诸省由于靠近大山,可以就近逃亡外,平原上可谓是“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此时,东面的马拉塔人,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