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张老七这种在特鲁琴待了二十年的老移民的带领,一百户的村落不能说固若金汤,但在半个小时之内将五十名民兵动员起来还是做得到的。
民兵在集中到市一级城市受训时,第一次会发给他们一把马刀、一杆后装燧发枪、一柄后装燧发短铳、一套没有领章、肩章的衣服,训练结束后这些东西就是他们自己的了,平时在村舍里隔三差五也会被村长带着训练。
马匹是自己的,特鲁琴民户每户至少有三十亩土地,完全供养得起,一开始是张老七,后来就成了他的儿子张旺,由于是边境地区,闲暇时除了训练,也会带着民兵穿行在边境线上巡逻。
民兵的服饰是这样的:
一顶灰褐色没有帽徽的大檐帽;
一套同样是灰褐色的短款衣服,在冬季是呢绒,其它季节则是粗麻布;腰间扎着铜扣牛皮带;
裹着绑腿,穿着短帮皮鞋。
巡逻时,燧发枪背在身后,马刀挎在身边,短铳挂在皮带上。
清一色的特鲁琴大马,都是从指定市场购买、饲养的。
平时训练、消耗的弹药同样也需要自己购买,在战时则会由政府补贴一部分。
这在欧洲各国是不可想象的,只有在特鲁琴,由于生活宽裕,才有闲钱供养得起。
对面的斯托克见到后也会时常带着自己的三十个骑士穿着花里胡哨的骑士服饰,举着绣着自己家族徽章的旗帜在边界处巡逻。
既然是骑士,自然也是训练有素,他们也有长枪、燧发枪和马刀,长枪还是波兰翼骑兵长长的那种,加上附着在肩上的翼装,看起来还是很拉风的。
听到动静后,四十岁的斯托克赶紧带着翼骑兵出来了,抵近舍吉尼村时,村落上空因为大量施放鞭炮产生的硝烟味尚未散去。
这几年,舍吉尼村自然也有结婚的、过生日的、举行葬礼的,也会放鞭炮,但从来没有像今日这么多,奥地利人显然没有放鞭炮的习惯,他们还以为是在进行民兵训练了。
为防万一,斯托克过来显然是在情理之中。
时下奥地利与特鲁琴的关系不错,但在边境处双方显然都提防着对方,这也是正常的事情,但这一次斯托克似乎有一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