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丽莎白女皇时代,明尼希被发配到西伯利亚,彼得三世一上台就将其招了回来,既有才能,又有知遇之恩,明尼希肯定对他忠心耿耿。
眼下明尼希的具体职务是首席元帅,实际上就是大元帅,可见彼得三世对他的依赖,历史上,叶卡捷琳娜政变时明尼希就在彼得三世的身边。
四万六千人的精锐部队,扎波罗热还有一个地方师,按说彼得三世应该高枕无忧才是,但他依旧颤抖不已。
显然,他是一个热衷于训练,热衷于当兵,但实际上害怕战争的皇帝,也就是中国人嘴里的“叶公好龙”。
在他的内心深处,自己坐拥十万精锐大军,对面的特鲁琴人应该望风而逃才是,没想到他们竟然率先打过来了!
这让他看到了战争的可怕。
奥伦堡、特罗伊茨克等地的陷落又让他感到了恐惧。
实际上,他就是一个四十三岁、从小幻想着当像腓特烈大帝那样亲自冲锋陷阵的大将军,但又不想冒战火之险的大男孩儿。
不过,叶卡捷琳娜的未遂政变让他注意到了情报人员的重要性,以前曾经担任过土尔扈特大使、东乌克兰军团指挥官的英国人斯皮登被他提拔成了帝国的秘密警察总长,可见他对俄国人有多么不放心。
明尼希、斯皮登,一个德国人、一个英国人,时常伴随在他左右,实际上就是他的左膀右臂。
二十多年过去后,斯皮登也是一位年逾六十的老者了,作为英国人的他在俄国过的相当不错,他现在也封了伯爵,这样的情形作为天主教徒的他在英国是不可想象的。
故此,他会好好地服侍沙皇,直到去世。
周围各大战场以及国内的情报在斯皮登的运作下,通过契卡邮差源源不断地送到扎波罗热,他也深谙彼得三世的内心,向他汇报情报的顺序和时机都大有讲究。
明尼希倒是一副老军人的模样,会直言不讳地提出他的军事策略。
彼得三世大体上是不会用人的,但明尼希、斯皮登这两个人用的倒是恰到好处。
“陛下”
明尼希见到彼得三世颤抖的模样,自然明白原委,但又不能明说,否则他是会又被发配到西伯利亚去的,不过刚刚进来的斯皮登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