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云来了。
如约而至。
这个“约”,当然是那个流言。
不过作为缅甸最有实力的亲王,孟云并不是一个莽夫,在吉大港的二十余万阿拉干人中难道就没有他的人?
于是,对于发生在孟加拉以及周边的情况他显然是没有不知晓的,就连莫卧儿人与马拉塔人在比哈尔邦对峙他也是知道的。
加上孟加拉邦内部两大王族势力也在交战,而来自欧洲的势力英国人也在与特鲁琴人对峙——在他的情报系统里,特鲁琴人就是欧洲人。
如此天赐良机,他是不会错过的。
就在帖木儿等人刚刚商议完不久,五六百艘战船,其中多以缅甸人自己制造的单桅纵帆、辅以划桨的小型沿海船只为主,杂以少许欧洲人的武装商船,绝对是以迅雷不及掩耳、铺天盖地之势出现在吉大港附近海面!
幸亏城里还有丹麦人,当孟云的大军接近吉大港大约一百里左右时,他们就知道了,如果还是孟加拉人掌权,估计缅甸人上岸了他们才会知道。
在一艘酷似中国楼船的大船上,二十一岁、英俊潇洒,穿着一身黑红相间缅族传统服饰,头上却戴着王冠的孟云卓立于船头,不禁有些意气奋发。
不过吉大港也不是全无准备,在丹麦总督安德森的动员下,阿拉干人、孟加拉人、阿萨姆人全部组织起来了,一个有着五万青壮的大军也在严阵以待。
这是缅甸人第二次与孟加拉人交手了,前一次这片地方还处于莫卧儿皇帝控制之下。
吉大港,没这么容易落入缅甸人之手的。
孟云来的比预想的要早一些,但克莱武苦苦期盼的马拉塔大军却比预想中要晚一些。
不不不,不是一些,迄今为止,马拉塔人大军依旧驻扎在巴拉特附近毫无动静。
亚洲人的思维,在此时尚未完全掌控整个印度的英国人看来完全不可理喻,但且被特鲁琴人看出了端倪。
帖木儿决定帮助英国人促动一下马拉塔人。
读者看到这里肯定有些疑问了,马拉塔人可能是英国人的盟友,帖木儿为何还要促动马拉塔人前来攻打自己?
就在孟云大军抵达前一日,赛音号从博多河出海口驶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