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转眼来到了1764年的春季。
乞塔德的计划出了岔子。
李二娃也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
这个冬季只是暖和了一个月,一月份的时候突然又变冷了,天降大雪,伴随着强烈的西北风,大雪一直下了整整七日。
第聂伯河下游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都覆盖上了一层厚达一米的积雪。
于是,计划中让诺盖人开拓荒地增加田地的工作就大大推迟了,非但如此,作为新来的统治者,想要让这里的诺盖人安稳地渡过这个冬季就需要大力赈济。
以往,由于土地太过肥沃,这里的诺盖人只要将种子播下去就能获得丰收,下游的黑土地上不光是可以开辟良田,还有大量的草原,又为他们饲养牛羊马匹创造了条件。
如果这里不是近百年来俄国人、奥斯曼人的交战地,早就有强势的游牧部族占据了,也就是因为如此,才让并不强大的诺盖人占了便宜。
当然了,这里的人们以前叫过匈人、科萨人、马扎儿人、阿兰人、佩彻涅格人,并不是某个相当独立的部族,而是民族的大混合,眼下不过是以突厥人为主罢了。
或者说是操着突厥语的部族为主罢了。
如果他们还是以前的纯种游牧部族,显然也是不会轻易臣服于克里米亚人的,自从他们向哥萨克、波兰人学会了种地后这血液里的彪悍因子就少了许多。
不过,想要这样一个完全能够自给自足的部族全部变成真正的农户并不容易。
为了应付突发的天气变化,在亚速海尚没有封冻之前,乞塔德就让苏文玉将北高加索的两万四千户汉人农户全部坐船迁到了诺盖人的土地。
既然是深处战争前线,诺盖人也不会像真正的游牧部族那样一个个星散于广袤的黑土地上,而是像欧洲大地那样建起了一个个村落,村落周围就是他们的农场和草原。
平整的地方自然成了农田,丘陵地带、河岸则成了草原。
他们每家每户最多只种了五亩地,而特鲁琴的农户最少有三十亩!
三十亩,对于已经习惯了舒适的诺盖人来说实在太多了,何况他们种地时基本不使用畜力,简单用锄头将地上扒拉几下就将种子撒下去,但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