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常理,切尔内绍夫只要径直向南,撤退到萨克森才是最保险的,因为那里还有奥军主将道恩的五万大军。
对于人心的把握,克莱斯特显然在其之上。
“尊敬的旅长,俄军与奥军只是表面上媾和,实际上是貌合神离,否则特托勒本为何私底下与柏林主教达成了协议?”
如果拥有上帝视角,保罗就会明白他这句话的含义,历史上的俄奥联军真正意义上的联手也就是这一次,剩余的时间多半是各打各的。
如果俄军能与奥军有效配合,腓特烈早就完蛋了。
当然了,此时的法军战力孱弱也是一个因素,能让腓特烈将大量精锐布置在对付俄军与奥军的战场上。
站在菲尔思腾瓦尔德的城堡上,看着西面密密匝匝的森林,保罗也有些忐忑。
一来他不知道切尔内绍夫会不会从这里经过。
二来嘛,就算切尔内绍夫从这里经过,他们还有两万余人,还都是精锐,一旦知道这里有阻截,肯定不会在这里纠缠的,他们继续南下或者北上都使得。
还有,自己才千余人,要想击溃一支两万余人的精锐部队不用想也做不到,何况切尔内绍夫身边肯定还有一定数量的骑兵。
“扎武斯基啊,你应该亮出你波兰王国陆军元帅的真正实力来”
他的希望都放在了扎武斯基身上,他还有三千波兰骑兵,还是特鲁琴骑兵与波兰骑兵有效结合的骑兵,按说只要他不怯战,应该会一直尾随在切尔内绍夫的后边的。
切尔内绍夫确实是这样做的,他花费了一番功夫击败了断后的哥萨克骑兵后,便紧紧追了上来,不过在半途他却遇到了另外一支骑兵。
那支奇兵遇到他们后不由分说便冲了过来!
扎武斯基只得仓促应战。
双方一场大战后才觉得不对劲,这才停下来。
要知道,在森林里的道路上作战,波兰骑兵那长长的骑枪是排不上用场的,所以这一次扎武斯基并没有携带他们,而他们又打着奥地利的军旗!
来的是普鲁士骑兵。
一个年约六十,须发花白的普鲁士骑兵将领事后也还是悔恨不已。
他单膝跪在扎武斯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