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人们也是需要树木的,于是,他们居住的所在基本上都是靠着森林。
这里有着欧洲时下最为原始、最丰富的橡树林,欧洲经过三百多年大航海时代后,本土的优质木材已经消耗的差不多,还需要专门种植等待其成材才行,但第聂伯河两岸的乌克兰大平原却不需要如此。
由于西乌克兰在经过波兰人多年的开发后大量的草原已经便成了农田,橡树林显然没有东岸多,但饶是如此,波兰也是此时欧洲两大资源——粮食和橡树的最大的出口国,没有之一。
就是因为粮食资源和橡树资源极为丰富,面积辽阔的波兰国从十六世纪开始就没有了进取心,导致最后成了欧洲列强嘴里的肥肉。
一路穿行在第聂伯河西岸大草原上,满眼都是茂密的树林和优质的草场,渥巴锡顿时有些激动了。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啊”
当然了,如果是乞塔德来到这里,是不会发出如此感叹的。
现在已经是火器时代了,再好的草场在他眼里也都是一块块农田,而且,第聂伯河两岸除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黑土地,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斯塔夫罗波尔的矿产资源够丰富的了,但那里也只能满足像特鲁琴汗国这样的小国需要,与第聂伯河两岸相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就在渥巴锡还在向梅利托波尔迈进时,梅利托波尔,这座由希腊人奠基,科萨人兴建,金帐汗国作为主要贸易据点的废旧城堡正陷入了一场狂风暴雨的前奏中。
诺盖人并没有居住在城里,城里有格莱家族努尔丁苏丹的大军,他们住在城外,一座木制城堡里围绕着一大片杂乱相间的木屋、帐篷。
四十岁的诺盖人江曼贝特是一个身材极为雄壮的汉子,他在一众诺盖人中有着“阿勒颇”(突厥语“巨人”,后引申为为英雄)的美誉。
他不但身材高大,还武艺高强,他带领的叶迪山骑兵显然是吸纳了不少波兰翼骑兵的特色,都擅长使用长枪,当他带着叶迪山精骑奔行在第聂伯大草原上时,周围的人都会奔走相告。
“阿勒颇来了!”
当然了,他的骑兵也就限于十分拉风而已,论起真正战力,他们还比不上克里米亚鞑靼人,不过他们的人数远比鞑靼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