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面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盖上了“博格达腾吉斯赛因汗”的大印。
卡里姆自然大喜过望,没有多想就签署了。
克里米亚汗国新的时代来临了,没有了扎尔玛的压制,卡里姆的心情顿时好了许多,对于季莉娅的思念也就没有那么强烈了,进而也就没有了闻名后世的泪泉故事。
这也让伟大的普希金少了一篇诗作和戏剧。
乞塔德还在协议里增加了一条内容,“双方审定的人员可以自由出入对方国土,人员每年重新审定一次”,对于这一点,卡里姆自然无不可。
而像渥巴锡这样的特鲁琴大员还获得了卡里姆汗亲自颁发的可以在汗国境内自由行走,完全不受干扰的令牌——克里木令。
得到克里木令后,渥巴锡便出发了。
他不想再去半岛西边联络以叶夫帕托里亚为中心的马合苏尔家族了,因为此时在暗中得到汗王已经投向特鲁琴的消息后,从特鲁琴回来的希林也决定归附了。
半岛三大鞑靼家族有两个已经归附,剩下来的马合苏尔家族就不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了。
但北面第聂伯河两岸的诺盖人在汗国的地位十分特殊,还是有必要去一趟的。
何况,根据最新的消息,四大诺盖部落中最大的叶迪山部大酋江曼贝特正在他女儿家里盘桓。
江曼贝特只有一个女儿,还嫁给了第聂伯河东岸、亚速海西岸以梅利托波尔为中心的叶迪库勒酋长,去年该酋长病死,只剩下他的女儿带着十岁的孩子支撑着部落。
由于江曼贝特以及所有诺盖人的大毛拉阿凡提的存在,江曼贝特实际上对叶迪库勒部有相当的控制权。
这是渥巴锡非去一趟梅利托波尔不可的重要原因。
有了卡里姆的令牌,一行人畅通无阻地穿越了半岛西部大草原,小心翼翼渡过半岛与大陆之间的彼列科普地峡后便进入第聂伯河西岸大草原了。
这里的草原与北高加索大草原一起被称为欧洲乃至全世界最好的大草原,没有之一,不但气候温和,水草丰美,由于黑土地居多,还是农牧两宜的大草原。
此时的第聂伯河西岸大草原还是一片森林与草原相间的大草原,而不是后世那样完全被农场覆盖的大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