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已经歼灭了永常大军,完全歼灭另外几路大军也不在话下”
当康孝梓在说话时,人群中一个少年一直在盯着他,只见他年约十五六岁,但那身形与成年人完全一样了,与其他人紧张地戒备不同,他却是空着手的。
听到这话,他突然策马挤了出来。
“你说的是真的?”
“我特鲁琴人从不说谎”
当然了,当康孝梓说出此话时,心里也在打鼓。
“这或许是大汗一直所说的善意的谎言吧”
“那你们一开始为何不参与进来?”
“呵呵”,康孝梓冷笑一声,“那是你的看法,如果每次大战都是双方硬桥硬马地对冲,那么在双方战力相差无几的情况下人数占优的一方永远占据优势,也就不用战斗了”
“战前双方各自报出人数就行了”
“大清是一个大国,战力强横,如果我部一开始就出现在战场上,迫于我们的威名,他们是不会马上越过奎屯河进行决战的,那样的话,战事就会旷日持久”
“眼下正是准噶尔汗国衰弱的时候,而大清正是鼎盛时期,时间拖得越久,对我们越不利”
“何况,我部在战场附近只有少量人马,如果一开始就投入战斗,对于战局并无太大的帮助”
“于是,在他们打败阿睦尔撒纳后,肯定会分兵追击,然后留下他们最精锐的人马,而我们,就是为了等待这一个战机”
“不出意外,我部将剩余的喀尔喀、科尔沁精骑、满洲八旗打得大败,此时,正在追击你们的清军得到这个消息后必定大乱”
“全力追击你们已经疲累不堪了,再返回就真正成了强弩之末,而我军则是以逸待劳,自然再次大败回援的清军”
“如果不是这样,怎会轻易击败他们?”
那少年沉默了一阵,半晌才说道:“也就是说你们将阿睦尔撒纳大汗所部当成了诱饵?然后坐收渔翁之利?”
康孝梓问道:“你叫什么,来自哪个部落?”
一旁的齐木库赶紧说道:“他叫苏赫,是毕力格从牧奴中收的义子”
“难怪”,康孝梓点点头,“苏赫,我问你,你为何追随阿睦尔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