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候,憋得双颊通红,却一点话也插不进去。
龙椅中的女帝,听着这些大臣说什么,大捷只是侥幸,北周阻挡不了余国铁骑。
这等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话。
眼神逐渐冰冷,心中怒火蹿升。
“难道诸卿认为,只有余国将士悍不畏死?”
“我军明明取得大捷,却还得靠向对方低头示弱,才能换来北周的安稳?”
随着女帝声音响起,朝堂上所有人顿时安静了下来。
示弱派的文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武将们捏紧拳头,脸上满是屈辱之色。
“陛下,臣等只是认为,议和一事,不可过于激进。”
过了半天,礼部尚书吴自秉往前踏出一步,硬着头皮道。
像是感觉到了头顶来自女帝的目光,吴自秉额头上渗出不少汗水。
仿佛求援一般,看向裴决。
“裴相一定也是如此认为的吧?”
顺着吴自秉眼神看去的方向,女帝和百官们也纷纷看向裴决的方向。
尤其是女帝,想到以前在余国与北周一事上,裴决向来是主张求和一派。
脸色也不禁微微一变。
甚至不由自主地联想到,难道说,裴决之前刻意提醒景国内乱。
其实也是为了求和的说辞而铺垫?
想到这,女帝心瞬间冷了下来。
“裴相,你有何话要说?”
连带着语气,都变得冰冷起来。
整个太清殿,不知何时安静了下来。
上下数百双眼睛,几乎都盯着裴决,等待着他的回答。
而裴决袍袖一拂,不慌不忙站在大殿上。
“启奏陛下,臣认为,议和一事,不宜操之过急。”
果然。
俨然将裴决的话,当做是他也赞成示弱的证据。
主和派的文臣们,松了一口气,武将们脸有怒容,只是碍于裴决的声望,不敢发作。
女帝一声冷笑,几乎按捺不住,想要出言讽刺的冲动。
而裴决却在此时,嘴角一勾,目光缓缓扫视过全场。
直到迎